2017年度国考报名人数及竞争比再创新高。10月24日,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报结束,截至17点30分,近134万余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约为50:1。民盟中央办公厅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竞争比高达9837:1,这一比例超越了2013年度国考“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南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职位所创造的9411:1的记录。
每当国考来临,就有一大波消息涌入民众的视野,尤其在广大考生报名期间,各种国考报名“冷热不均”的新闻就迎面扑来。对此,也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冷热不均”是正常现象,应当理性看待,也有人认为,“冷热不均”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应当适当干预。那么,国考“冰火两重天”到底正常不正常?
最热岗“8000选1”,300职位无人报,听上去真是很不正常,令人不禁想问,最热岗位为何那么火爆?300个空岗缺乏人才怎么办?如果再想下去,就只是想多了。有的岗位之所以热,是因为各种条件符合考生心理预期,而有的岗位之所以冷,也并非都是考生“挑肥拣瘦”,各种综合因素造成国考报名的不平衡状况。
如果国考报名人数分配地十分平均的话,这才是不正常。毕竟公务员也是普通职业的一种,就拿私营企业的某些岗位来说,有的同样也是有不少人挤破了脑袋想获得某个职位,而有的岗位却是“门可罗雀”,难道这也是不正常吗?所谓人才资源,正是在这种不平衡的状况下,才进一步体现出来。国考报名的“冷热不均”,我们也能看出人才供给方面的问题,对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也是值得参考的。
当然,公务员也不能单纯地被看做是普通职业,报考公务员就需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不能只看国考岗位的物质条件,而要将岗位需要与自身条件结合起来,如此,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此外,就岗位设计方面来讲,相关部门也不能只引导考生,也要适当给予基层、偏远岗位一些政策倾斜。如此形成合力,公仆队伍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