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
然而有些政府机关的“红头文件”,或者是官话、或者是理论、或者是术语,往往让人感觉每一个字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懂意思。诚然,对于政府机关来说,出台“红头文件”必须做到严谨、权威、专业,然而,出台文件的最终目的在于实施,只有把官方语言承载的意思真正落到实处,出台文件才有意义,也才能达到制定政策的目的,而这一切都需要以“让人看得懂”为前提。
而高冷的“红头文件”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要么不知其意、要么云里雾里、要么充满歧义,实在晦涩难懂。如此一来,老百姓获取不了有用信息,“官架子”自然成了“空架子”,不仅背离政府部门颁文下发的初衷,还会相应增加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解释成本,而事实上,这些老百姓看不懂的文件,有时也让一些机关干部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干部都不懂,又怎么谈得上给群众做好解释和宣传?长此以往,“官话”就成了一道横亘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无形障碍,疏远了本该亲近的官民关系。
因此,近日《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出台,从政策文件的解读范围、解读内容、解读流程、解读形式、解读渠道、解读回应、保障措施、适用范围等方面对政策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一来利于政令畅通,二来创新了为民服务的举措,三来减弱了官民官民之间的沟通障碍,值得点赞。
从“官话”到大白话,不仅是文风的改进,更是一种对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新探索,一种让老百姓原汁原味享受到大政方针政策所带来实惠的新尝试,充实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