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增加配套供给,杜绝农村“营养餐”变“营养费”

2016-10-24 16:4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本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但在具体的发放过程中,却遭到一些家长的吐槽。(10月24日 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的这篇关于“儿童营养餐”的报道,不是来自于记者的采访调查,而是来源于一位一线教师的“亲身感受”。单从这种报道形式上看,这更能真切地发映出目前我国在儿童营养餐落实环节却存的各种弊病。

由于之前出现过配送的营养食品缩水和变质,增加学校负担和风险,于是不少学校领导直接把“营养餐”变成“营养费”发放。怕中小学生自控力差,要求家长亲自领取。于是有的家长没有时间迟迟不取,有的家长则直接变为家庭收入。

这些都没有达到国家专项资金下发“营养餐”的真正初衷,不但没有给学生带来实质的营养食品,反而增加了学校和家长的负担。校长向老师传达学校关于营养餐的政策,家长向老师吐槽领取营养餐钱的繁琐,一线教师“夹在”学校和家长之间,他们也只能向媒体和社会吐槽。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的不作为,怕麻烦、怕担责,就把学生的营养餐变现,把专项资金直接发放。早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中就明确要求,专项资金不得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

通常这部分工作应该由学校食堂承担,但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有限,有的农村学校甚至没有食堂。所以解决农村地区营养餐所面临的问题,还应该从多方面共同努力。

比如要配备冰箱等必要设备。各市县的教育财政要尽量为农村学校配备冷冻设备,保证一定时间内采购的食物,新鲜营养健康。营养餐关键在品质,保证品质就要有一些配套设施,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设施的财政支持。

再比如要因地制宜选择保质期较长的食品。针对农村学校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保质期相对较长牛奶等食品,因地制宜,增加符合特点的食品种类。必要时还可以与一些企业签订合作,依靠社会专业公司决绝难题。

总之,初衷是让农村学生从食物中得到营养,促进身体发育和生长。“营养改善计划”的任何形式的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执行,因为只有身强体魄才是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就在今年10月6日,教育部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扩大地方试点工作,预计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中央财政直接提供财政支持,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我们也希望各地方财政也要做好配套工作,让营养餐真正给农村娃带来强健的体魄。(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玉梅)

新闻细读:营养餐为何被吐槽:配送“缩水” 改发现金也不便领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玉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