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中传承好长征精神

2016-10-24 16:2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从毛主席的诗词中,我们历历在目的是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几十万大军踏上群山巍峨、大河奔流艰辛路程、嘴里吃的是草根树皮、身上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在物质极度匮乏,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保证不了的道路上,我们的红军战士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在前行。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走下去?

我想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犹如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广大革命战士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为他们照亮着无悔的前路,不断地激励着这些战士们,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奋勇前进。只要有了信仰、有了精神支柱,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在当今社会,风云变化,经济的浪潮变化无常,各种社会负能量在不断地曝出,逐步动摇着青少年,使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悄然改变,有些青少年安于现状、抱怨于世,缺乏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精神。现在的青少年亟待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重塑他们对光辉历史的认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首先,凝聚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现在的某些年轻人缺少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沉迷于网络、手机游戏,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产生伟大成果的动力。新时期的青少年要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鼓舞斗志,在一点一滴中渗透、引导,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现代化青年。

其次,是模范引领,以点带面在社会中弘扬社会正能量。在长征精神和引导下,也曾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青少年典型案例,如:在中央电视台2016“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一档节目中,我看到了悉心照料93岁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应志、坚持多年带着年幼弟弟妹妹上学的余虽、捐髓救母的李佳等。他们在生活中不畏艰难,攻坚克难,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青少年的长征精神。现在社会虽然没有过雪山、草地的艰苦生活,但是在稳健发展成世界强国时仍面临重重困难,所以具有坚忍不拔的品质是现代青少年的基本素质。

从红军长征中汲取力量,才能临危不惧,攻克重重难关,凭借着这种精神,新时代的青年才能坚定信念,迎接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肩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倪秋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