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文化部获悉,针对近期媒体曝光的河北白洋淀景区涉嫌低俗表演问题,文化部高度重视,立即部署查处工作,对涉案演出举办单位进行调查处理,并要求各地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查含有禁止内容的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
白洋淀是中国5A景区,古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明珠”之誉。说起白洋淀,人们可能会想到芦苇、想到荷花荡、想到水上游击队、想到小兵张嘎,无论从景色特点还是从文化内涵,没有人会将白洋淀与泰国红艺人联系到一起。然而,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白洋淀的“人妖”表演已经进行了多年。
不光白洋淀,国内很多景区都有类似的低俗表演。说白了,将低俗表演搬上舞台就是为了赚快钱,而且有游客愿意花钱买票观看,这种表演看似“很有市场”。可是,那些衣着暴露、言行出位的表演与景区文化无关、更与艺术毫不相干,能得一时利,却破坏了景区的历史文化、形象和定位,是一种极为短视的行为。就拿白洋淀来说,古时是帝王巡幸之所,有“北地西湖”的美称,抗日战争时期又孕育了光荣的革命历史,成立了“荷花淀派”,增添了红色底蕴、文化气息。若依托白洋淀的历史文化脉络进行现代艺术加工编排表演内容,既能对白洋淀进行正面宣传和保护,也更能吸引游客。反观现在,“人妖”表演掩盖了白洋淀的文化内涵,使白洋淀的形象定位不伦不类,更违反了相关规定,长此以往,人们会忘了嘎子、忘了芦苇荡,忘了白洋淀。
承德离白洋淀很近,是避暑胜地,建有很多皇家园林。《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常年在承德元宝山上演,与赚快钱的低俗表演不同,它以承德独特的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为创作基础,汲取康乾盛世时期的历史脉络与皇家文化元素,让观众真实体验康熙大帝从修建避暑山庄到确立华夏版图的宏大历史故事,这场演出贴合承德历史文化,是对承德很好的宣传。还有在很多城市上演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不仅吸引了游客,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弘扬与传承,这些都值得白洋淀好好借鉴、学习。
低俗表演已经在景区上演了多年,如果没有人举报,媒体不曝光,这种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低俗表演还不知何时休。景区的负责人需要反思、迎合的游客需要反思、监管部门更需要反思。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促进旅游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不是小事,需要我们秉持对自然敬畏、对历史传承、对发展负责的态度一以贯之地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