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转正:铁路货运仍需“扬鞭奋蹄”

2016-10-13 10:2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铁路货运量在8月实现了1%的增速,扭转了2014年以来该项数字的负增长态势,货运量增速两年多来首次由负转正。这种势头在9月仍延续,9月23日至25日,全路连续3天装车达到13万车以上,创今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也是2014年12月份以来,全路单日装车首次回到13万车水平。

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而铁路货运不仅长期以来在运输体系中以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占据着较高的比重,而且其运量的高低,还一度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参考指标之一,与耗电量和贷款发放量一起被称为“克强指数”三大指标。

但进入新时期以来,铁路货运路却连续走低,处于逐渐下滑的状态,不仅在整个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被逐渐压缩,甚至在铁路自身的运输收入中,其与客运收入的比重也从2012年的1.7:1到2015年底被客运反超。当然,其中有经济增长放缓、大宗货物运量下降这些外部因素,但更有自身观念和体制上所制约的内因影响。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处于逆境中的铁路部门也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自2013年起对货运组织进行了“伤及筋骨”式的改革。不仅放下端了多年的“架子”,从“坐等客户上门”到主动走向市场“推销自己”,而且推出了运费“一口价”、“门到门”服务、“量身订制”式运输方式等新的举措。不仅有服务中小企业的“快运列车”,也有与大型企业的“强强联手”。这些举措的推出,都是铁路部门在提高货运收入上的尝试和努力。此外,更是适时提出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将铁路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物流企业”的目标。

如今,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货运组织的改革也逐渐看到成效。虽然在今年8月份前货运量仍处于下降趋势,但在降幅上已经逐渐降低。而且随着铁路部门面向煤炭等大宗货物降低运费主动“让利”以及公路“最严超限超载新规”实施、经济阶段性“企稳”等外部利好因素的影响,铁路货运量开始逐步增加,实现了“止跌回升”。

当然,这种阶段性的“回暖”并不能证明铁路货运已经走出“逆境”,何况此次“由负转正”也仅仅是一个“小幅度的回升”。实际上,对于铁路部门,特别是铁路货运量的提升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而铁路部门此刻也还不具备松口气、歇歇脚的资本,也不能有“小富即安”的想法,而是要再度“扬鞭奋蹄”,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呼建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