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潜逃也瞒不过实名制

2016-10-12 11:0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社会需要良知的存在,需要多面镜子照出真面目。通缉,是指公安或司法机关通令在一定范围内抓捕在逃犯,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不容任何人假借身份逍遥法外。

据媒体报道,男青年卢某被警方列为网逃嫌疑人后,想到乘坐火车使用身份证有风险,便借与自己长得相似的表哥的身份证坐火车,结果还是被厦门车站派出所民警“揪”了个现行。

老实说,看到这样的新闻,在这样一个神奇的时代,我是连震惊的感觉都没有了。然而,逃犯似乎挟持了自己在亡命天涯,在人来人往的火车站敢于铤而走险,仓皇间无疑是以死相搏。这种利用他人的身份证购买火车票,完全侥幸地藐视外面的世界不够明朗开阔,抑或内心已经坍塌,难道潜逃真的可以“借尸还魂”?

当身份重叠或假冒顶替不断开始试水,则需要实名制来消除治安管控盲区,杜绝虚拟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安全保障。实名制就像一面镜子,它照见人们的热忱与良心被从日常繁杂的生活中传唤回来,与这个时代对簿公堂。既然“借尸还魂”存在困惑的疑问和含糊不清的认知。就亟需一种核实的方法去辨析。

2012年,铁路全面实施实名制,并且广泛运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确保火车票实名制拥有相当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中国铁路客运服务的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做到票、证、人相对应及统一的制度。2015年,国家网信办将全面推进网络真实身份信息的管理,实名制则加大了监督管理执法的力度。

如果“借尸还魂”式潜逃忌惮的显然不是“实名制”,而是严厉的法律。那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远远大于“实名制”,这就要执法者不徇私枉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让所有罪者必担其责。而实名制正与法网珠联璧合,两者相辅相成,对追踪嫌疑人更加有效快捷。

笔者认为,实名制的推行,旨在遏制违法、诈骗、匿名等不良形为,还原一个更加清彻透明的社会风气。

“借尸还魂”式潜逃的尴尬之处在于,对于实名制不了解,更是心怀鬼胎的“闯关”,而火车站过关堪称交通“最严安检”。因此实名制是一种社会文明的必需,这不仅维护自己利益的光明度,还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人员,保障更多人的安全。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黄金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