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集中表扬一批最佳景区、优秀旅行社、优秀导游、优秀旅游工作人员和文明游客,同时也对假日期间厕所革命滞后、环境脏乱、管理混乱、服务恶劣的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以及不文明游客进行了曝光。记者向“黑榜”上两家存在问题的景区求证,然而,相关负责人却都对曝光的问题予以否认。(10月9日央广网)
在国庆小长假结束时,及时对旅游市场进行总结,发布“红黑榜”,其意义就在于鼓励最佳和优秀,鞭策问题景区和不文明游客,推动旅游事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然而,从记者的调查来看,这一作用恐怕要大打折扣。其一,是上了黑榜的景区,对于榜单公布的问题并不认可。榜单显示,上海太阳岛国际俱乐部综合秩序最差,厕所革命最差、旅游服务最差,但相关负责人却并不承认这些问题,表示“从来没有收到过这种反馈”、“就算是有投诉也是及时解决的”;张家界龙王洞景区更是表示,“洞内正在灯光改造,没有对外开放”、“相关情况,我们这边暂时都不存在”。其二,对于“红黑榜”的影响,太阳岛国际俱乐部直接表示不会产生影响。
有没有问题,当然不能靠自说自话。旅游“红黑榜”由各地旅游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假日旅游市场秩序情况提供信息汇总而成,应该说是有相当的权威性的。但相关景区的否认,却也值得思考。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地方旅游主管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并有及时进行核实和查处?所以,相关景区才敢如此矢口否认。到底是什么原因,必须搞清楚,还原事情的真相,才能让旅游“红黑榜”具有权威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景区直接表示“红黑榜”不会对经营产生影响。“红黑榜”的影响到底几何,是个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倘若旅游“红黑榜”只是公布了之,对景区起不到冲击力,其意义自然就要大打折扣。想想也是,如果只是公布,公众只是看一眼,甚至有的连一眼都不看,那就真如景区所言:汝奈我何!
旅游“红黑榜”果真沦落到“汝奈我何!”的地步,那就必须反思这一举措了。要让旅游“红黑榜”长出牙齿,具有冲击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把“红黑榜”纳入地方旅游主管部门的工作之中,作为对景区管理的依据;也可以把其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成为其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二是可以借鉴餐饮行业“笑哭脸”公示管理,强制景区展示自己的“红黑榜”信息。如此一来,游客一到景区,就能看到相关信息,景区也就不会直呼“汝奈我何!”了。(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关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