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王斌(化名)以2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一辆黑色广汽本田轿车,成为一名全职网约车司机。滴滴、优步等几家网约车平台为了抢占市场,疯狂烧钱,大打补贴战。王斌觉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子变得金灿灿的——他从月薪五六千元的快递员,一跃变成月入两三万的中产。但好景不长。今年春节后,王斌明显感觉到,补贴降低,收入断崖式下跌,每天还面临着被交管部门罚款的危险。他身边的朋友们陆续转行。(9月30日 《新京报》)。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网约司机收入下跌后巨大的失落感的确具有情感冲击力,瞬间拉低了这一群体的生活幸福感。其实网约车司机收入出现断崖式下跌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不确定的只是何时到来,而收入的下跌是客观规律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便网约司机万般哀伤这种趋势也无法避免。
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之下,决定市场化劳动者价值的无外乎行业的状况和岗位的被替代性。在网约车平台进行补贴大战抢占市场份额之时,网约车司机就能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这种补贴不符合基本的市场规律不具有可持续性,烧钱的短期目标是抢占市场份额、发挥广告效应,根本目的却是盈利,任何不能盈利的商业模式最终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性。
烧钱补贴网约车司机的模式不可持续性就决定他们的收入最终还是由价值规律决定。
网约车司机提供的服务也是一种商品,其真正的价值应该是从乘客支付的车费扣除平台管理费后的剩余部分,而不是被补贴之后的收入,网约车平台为实现最终的盈利只能尊重价值规律,断崖式下跌之后的收入才是网约车司机可持续的收入水平。
另外决定网约车司机收入稳定性的还有岗位的可替代性。即便网约车平台的补贴政策保持不变,网约车司机的整体收入水平也不可能持续保持较高标准,毕竟网约车司机岗位的可替代性很强,网约车司机的职业门槛比较低,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网约车司机行业,就意味有更多人来分一杯羹,网约车司机收益必然会被摊薄。
网约司机收入断崖式下跌充分证明,决定市场化劳动者拥有稳定高收入水平的是价值规律和自身能力。机遇有时候能够改变生活甚至是命运,但是不能持续性的改变,即便是网约车司机的高收入水平长期保持不变,这种稳定也会带来焦虑,因为不断提高收入是很多人永恒的追求。
我们无法改变规律,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让自己岗位的被替代性越低,自身的价值就会越高。
即便是收入下跌之后的网约车司机,如果能够在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依然能够建立口碑,让别人难以替代,想必也能迎来新的职业春天,因为网约平台洗牌的同时,网约车司机行业也在进行大浪淘沙。如果继续坚持网约车司机职业,与其哀伤收入的下跌不如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广大网约车用户而言,他们需要便捷的网约车服务,更需要安全舒适愉悦的乘车体验。
那些转行的司机关注的只是从补贴政策中获取高收入,并非真正热爱这份职业,但是网约车的市场最终需要的却是那些服务至上的网约车司机,而不是某些投机者。(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刘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