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警惕“全民挖玉”背后的名利幻想

2016-09-28 14:5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云南腾冲因旧城改造引发大量市民进入道路施工场地昼夜挖掘玉石,并吸引了大量围观群众。对此,腾冲市政府表示,部分民众携带挖掘工具私自进入施工场地内实施挖掘行为,违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易产生安全隐患。(9月28日《北京青年报》)

家家雕玉件,户户闻机声,以昔日翡翠商人留下来的残玉,作为故事背景的新闻,居然会引起“全民挖玉”的骚动,个中原因令人费解。虽说事件本身并没有引发安全事故,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人们对“一夜暴富”的名利幻想,却亟待一次全方位的拆解,若上升到精神和文化层面,“全民挖玉”更像是一次不切实际的“逐富”举动。

从一般情理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天上掉馅饼儿”的事情时,很少有人能够淡然处之,选择远远观望,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像此次腾冲的市民一样,参与到这种疯抢热潮中,这是一种常态的行为反应。然而,这种反应既是常态也是病态,事实上,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很多抱有名利幻想的人,都会对一些偶发事件,呈现出盲目迷信的状态。大到对一则谣言的轻信,小到对一张彩票的投机演算,无不体现着一种异化的“占便宜”心理。

梳理此事的细节不难发现,对于“旧城下面埋美玉”这则新闻,多数人只是单纯地转发,一方面,是为了彰显“翡翠之城”腾冲的不平凡,具体有没有人挖到、挖到多少、值不值钱,并没有人去过多考证。另一方面,反而是那些自己埋自己挖,顺带自己买卖的职业“装家”在炒作,最终目的显而易见,为的就是把手里积压的玉石打上“老城区现场挖出,一手货源,货真价实”的名头,以求卖个好价钱。从这些角度上来说,“全民挖玉”可能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炒作,被鼓动的抢玉人群,实质上是被一些职业“炒玉者”利用而已。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挖到了玉,有人卖到了好价钱,可这毕竟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并不能盲目全信。我们探讨“全民挖玉”的焦点问题,不是为了批评那些参与挖玉的人群,也不是为了追究某一方的过错。相反,我们更愿意看到在类似事件发生时,大多数人能够保持足够的理性与克制,减少“恐慌”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此,才算是对“全民挖玉”的深刻反思。

进一步说,求富心理不关于道德问题。你我可能都是“全民挖玉”事件中的一份子,只是看谁离得近谁离得远。我们要做的,是要逐步戳破这种类似“一夜暴富”的名利泡沫,警惕固有的价值次序影响是非判别,给这种疯抢热潮念好一道“紧箍咒”,也给“翡翠之城”留下珍贵的文明底色。(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宋潇

新闻细读:腾冲旧城改造上演“全民挖玉”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宋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