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治理中传递中国之“礼”

2016-09-27 09:30 人民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在全球治理中传递中国之“礼”(新论)

“只要找到‘小青荷’,他们都会带着微笑迅速解决你的问题。礼仪之邦果然名不虚传。”虽然G20杭州峰会已经落幕,但数千名会场志愿者留下的“礼”之印象,还深深印刻在参会嘉宾心中。“青荷”,音同“亲和”,不仅绽放于志愿者的微微一笑间,也体现在“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中国主张中,彰显着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近年来,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的“症状”层出不穷。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令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伙伴精神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此次G20杭州峰会,中方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绽放,既顺应时势又引领潮流,既根植传统又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气质与风采。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从努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互鉴,到倡议适应“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正因为有了这股致力于弥合分歧、对抗与冲突的“清流”,中国的“朋友圈”扩大了不少,世界也更加期待中国的表现与担当。中国一直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践行礼仪之道,不断为全球治理增添“和”“合”的内涵和意蕴。

首先,是政治领域的仁礼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中国不趋附于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也不追求某些大国一贯的穷兵黩武、强权独霸。我们坚信,每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强国,尤其要注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有所节制、有的放矢,避免对他国发展做出过度反应。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才能以诚、以礼相待“近邻远亲”,做到亲诚惠容、真实亲诚。

其次,是经济领域的礼尚往来。中国从不把发展红利“藏着掖着”,始终愿意与各国互利互惠,共赢共享。无论是同沿线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还是出资设立丝路基金、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我们希望广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起,在新的合作机制、框架下实现共同发展,同时也欢迎所有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计利当计天下利”,礼尚往来讲求持续地互动与回报的良性循环,指向的正是各国一道实现长远利益。

再者,是文化领域的礼乐相成。西子湖畔,《春江花月夜》与《月光》合奏,《高山流水》共《天鹅湖》起舞,精美、绝妙的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充分展现了优雅、高贵的待客之礼。从北京奥运会到G20杭州峰会,中国文化一次次“惊艳”世界。“全球治理也需要文化艺术的滋养。”支撑起座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促进和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中国正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以柔性力量让全世界人民的心相连、情相通。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平等、互惠、体面的中国之“礼”,包含着东方古国的浓浓情义,凸显了现代中国的活力与自信。“中国很远,却又如此之近”,开放、博大、包容的中国气度,必将持续造福世界,为推动全球发展创造更多新机遇,提供更多新贡献。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陈康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