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还有一种师徒叫菩提祖师和孙悟空

2016-09-25 15:3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文娱不分家,因为这两个圈子最热闹。郭德纲9月25日凌晨发文《天涯犹在,不诉薄凉》回应不久前徒弟曹云金讨伐他的檄文《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师徒反目,骂街、对阵,鼓乐喧天鞭炮齐鸣,的确一番热闹景象,绝无仅有。

师徒不睦,相声界多,其实文坛也不少,区别只是没有郭曹这般热闹和琐碎。

梁启超曾在爱徒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上,作为证婚人,放下,“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等话后,拂袖而去,师徒关系结冰。

庆幸的是,师徒关系并未因此恩断义绝。在梁启超病危之时,徐志摩匆忙赶回北平,探望恩师。并在梁启超去世之后,竭尽全力出版其遗稿,一场师徒情,也算是一片至诚。

近代师徒关系破裂最著名的例子要属陈寅格和两弟子汪篯与周一良。

汪篯,中国当代历史学家,毕生钻研隋唐史,曾是陈寅恪最得意的弟子。后因师徒两人对学术研究看法不同,陈对汪篯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主动结束两人师徒关系。

1958年,大跃进期间,陈寅恪的另一爱徒周一良写文章批判恩师的学术,令陈寅恪诧然不已。1963年,陈寅恪编订《丛稿》时,将《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文前记录二人师弟之情的序删掉,从此师徒恩断。

最遗憾的师徒是沈从文与萧乾,终身未能冰释前嫌。

2001年12月,萧乾在《明报月刊》发表了那一篇题为《我与沈老关系的澄清──吾师沈从文》的文章。文章开首便写道:“人家都说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大弟子,其实我在文学道路上得到沈从文的指引提携,比汪曾祺要早。他是我的恩师之一,1930年把我引上文艺道路,我最初的几篇习作上,都有他修改过的笔迹。”

而生前沈从文曾写了亲笔信,让夫人张兆和转给萧乾,称自己去世后,不许萧乾参加追悼会,亦不许他写悼念文章,否则诉诸法律。

师徒交恶的缘由有二。一,1957年反右期间,沈从文曾揭发弟子萧乾,称其早在30年代就同美帝国主义勾结上了。二,沈从文对萧乾和丁玲往来亲密颇有诟病。

沈从文去世前,曾有多人撮合二人和好。1988年4月21日,《人民日报》记者李辉问沈从文:“你们老也老了,和好不行吗?要是他(指萧乾)来见你,你赶不赶他走?”沈沉吟了一会儿,说:“来看我,我赶他干什么?”遗憾的是,5月10日,沈从文去世。

恩恩怨怨三十余年,这对曾经关系亲密的师徒,在没有政治阴影的天堂应该早就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了吧。

以上这些师徒交恶的发酵期还算长的,还有一种师徒关系是毕业就是诀别,从此两不相干。那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他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

孙悟空学成拜别师傅准备下山时,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这位师傅的确一言九鼎,后来猴子偷吃人参果毁人参果树被镇元大仙追杀,六小龄童版《西游记》中,安排了猴子去求救菩提祖师,奈何人去山空,猴坚强流泪说道,“师傅果然不肯见我。”感伤离去。原著中没有这段,导演安排这场戏,是质疑菩提祖师的临别绝言,还是舍不得这段师徒关系不明不白的没有结果?

其实菩提祖师才是世间最明白的师傅。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学期间,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尽了职责本分,徒弟完成学业,拜别师傅,这段师徒关系的合同就算到期。至于要不要再续师徒情是另一个话题,因人而异。徒弟的最终成就如何师傅左右不了。不管是开课收钱,还是开课不收钱,都没听说哪个正经师傅承诺提供售后服务的。

再说,如果师出名门,日后闯荡,提到恩师大名,无非两种反应:果然是某某某的学生,点赞;居然是某某某的学生,唏嘘。这两种反应只说明一件事,你不如师。所以,做人徒弟该学孙悟空,学好真本事,上天入地都不怕。师傅是用来超越的,不是用来招摇撞骗的。

做人师傅不妨也参考下菩提祖师,做好师傅本职工作,教好徒弟早点下山。缘来也好,缘尽也罢。大家各自安好,各自珍重。(千龙网香山评论专职评论员 池青)

责任编辑:乾龙平  作者:池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