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含混,莫怪水逆

2016-09-25 09:26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善恶含混,莫怪水逆

我对星座学说一直充满好奇,虽然不至于把它当作人生指南,但时常忍不住瞄一眼星座八卦。前两天网上又开始疯传“NASA宣布星座日期算错、十二星座应该是十三星座”的“月经贴”,NASA忙不迭出来辟谣,强调俺们是天文学机构,不搞封建迷信。

其实这种“月经贴”人们多半也就看个乐,稍有点常识都不会当真。我觉得吧,星相学本质上其实是心理学,最懂现代人的脆弱与寂寞,是苟且生活的绝佳安慰剂。据说前段时间又发生了传说中的“水星逆行”,简称“水逆”。啥叫水逆,一两句话也讲不清楚,总之水逆期间诸事不顺,不想上班学不下去出门差点被狗咬,都是水星大人干的,人类身不由己。有句话说得好,“能怪水逆的,绝不怪自己”。

不知道陈光标同学信不信水逆这一套,遭到起底和质疑的他,望着水星在天际划出的弧线,会不会感到一丝虚幻的安慰?周五的时候,他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回应有关“刻假章”和“假捐赠”的报道,毫不意外,画风很陈光标。扔出的票据糊了一墙,但对记者针对具体捐赠项目的提问避而不答。对了,现场去了约200个他的减肥产品经销商,一边念口号一边对着镜头直播。早些年,陈光标曾说不怕任何质疑,他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无限的”。表面上看来,他确实扛得很“坚强”,而且仪态万千。

陈光标的名字总跟“暴力慈善”捆绑出现,暴力和慈善搭配在一起,戏感浑然天成。不过总体而言,他是个没考得上表演系的蹩脚演员,表演基本靠特效。跟风玩儿冰桶挑战,为了浮夸效果事先往桶里倒热水。旁听两会,特意置办一身绿色的行头,包括帽子,美其名曰宣传环保理念。剧本粗陋表演拙劣,他也能叱咤多年,据说粉丝还不少。就像演技永远不及格的小鲜肉总能成为票房担当,不合理,但一直骄傲地存在,成为一个时代诡谲的注脚。

动辄露出困惑脸,可能是因为新闻读得不够多。中秋节过后不久,媒体披露了一起人伦惨案:十六岁的黑龙江少女陈欣怡杀了自己的母亲。惨案的背后飘着一个熟悉的幽灵,网戒学校。少女的怨恨父母用几近绑架的方式将她送进网戒学校遭受折磨,在此之前,还捅伤过父亲。

媒体进一步挖出的周边细节,让人很容易想起港式的绑匪片,好几个接受采访的孩子描述的“入学”经历,基本可以用“诱捕”来形容,至于在学校里不堪体罚试图逃跑的经历,和越狱也有一拼。光天化日的法治社会下,暴力的情节不止一次上演,家长们还很配合,细想来也是奇观。

近乎微型集权社会的戒网学校的故事,大家早就不陌生了。可类似的机构从来都不缺市场。不信打开搜索引擎随便搜搜,找家号称能戒网瘾的学校一点都不难,除此而外,它们一般还兼有戒除早恋、厌学、叛逆这些常见“疾病”的业务。对无能教育熊孩子的家长而言,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烦恼一键消除么?虽说我也同情这些家长的处境,可是试图把青春期叛逆当成病灶咔咔消灭,本身有病啊。更何况,看似“治病救人”的崇高目标背后,谋取暴利的套路根本就掩饰不住。学费高昂、退款艰难在这些故事的样本里并不鲜见,甚至忽悠家长续费都是有台词的。

回过头来看看陈光标的套路,也是忽悠加牟利:“咣当咣当”砸现金,以最抓人眼球的方式塑造一个大善人的形象,以此换取资源牟利。至于真捐假捐,还真有点说不清,现金嘛,你懂的。对了,还有谜一样的经商道路,让暧昧的政商勾兑若隐若现。晦暗的底色衬以可疑的善行,比拙劣的表演可有害多了。

包裹在看似美好的目标之下,恶的色彩便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所以即便陈光标从来没令人信服地回应过那些质疑,他仍旧活跃在他的舞台上,即便戒网学校的丑恶面不停被曝光,家长们依旧趋之若鹜,仿佛不担忧自己的孩子会受到屈辱和折磨似的。入了魔道而不自知,往往是由于心里藏着一个乌托邦一般的美丽新世界。

不过要把这些匪夷所思的情形,都归咎于人民群众盲目愚昧,我是万不能答应的。陈光标身后,是总也不成熟的慈善体系,更有亟待厘清的政商关系,大环境看不清,舞台的烟幕弹就散不去。而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网戒机构欣欣向荣,你以为只是因为“需求旺”么?那个杀母少女待过的“学校”,有好几个名字,教学业务范围也含混不清,它是怎么拿到资质、又躲过监管的?

含混的是非不厘清,荒诞就不能终结。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张静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