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角色转换 中国愿做时代列车的动力源头

2016-09-23 17:0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如今,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截至今年5月,中国已有189项标准提案成为ISO的国际标准,特别是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人民网9月17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世界文明的发展之路就是一条各个种族、各个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的道路,单个民族的具有瑰丽色彩的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被其它民族的文化所继承、所发展,形成了另一种独立的、同样宝贵的文化遗产,然后再次在碰撞交流中被继承、被融合。无论是百家争鸣、文艺复兴、百年翻译等运动的兴起,还是指南针、火药等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物品的传播,概莫能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从隋唐直至元明,一度常为人师,富裕强大的东方文明如磁石般强烈吸引着各国学子,成为世界各国学习先进文明的中心。但是到了近现代,尤其是随着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和当时中国政府闭关锁国的国策,中国开始逐渐的落后了,掉出了先进文明代表的第一梯队。

然则,“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世界文明的发展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交汇融合的过程,一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夜郎自大、无心追赶其它文明快速向前的脚步。

38年前,邓小平在日本乘坐时速210公里的新干线列车,感受科技文明带来的触目可及的变化,心有感触,“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不错,正因为一时的落后,让我们成为“学生”的角色,我们才更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发展经验,我们才更需要加速度奔跑,既要努力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也要奋力超越,进入领跑的阵营。

截至目前,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超过了2万公里,拥有了从200公里时速到350公里时速多个等级的全套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而取得这样就是瞩目的成就距国家决定发展高速铁路时起,才仅仅经过了14个春秋。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工作。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被极寒、雾霾、柳絮、风沙“淬炼”出的“中国标准”正逐渐超越过去的“欧标”与“日标”,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近两年来,中国标准的中国高铁技术数次成功的走出国门,拿下海外大单也准确无疑的验证了这一点。如果老人可以看到这一刻中国高铁的发展,他一定可以十分欣慰的露出笑容,因为这盛世正如他所愿。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曾有韩国媒体这样报道,“包括高铁、核能等在内的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在迅速扩展世界市场,由此带来的是‘中国行业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从“师夷之长计”到“引领世界标准”,从引进到消化、从吸收到创新,以中国高铁、核能工业、电讯通信等行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艰难地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华丽变身。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华文明从来没有敝扫自珍的陋习,中国人民历来也已热情好客,平等互助为己任。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如今的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标准化事业改革发展,同时,不断提升的影响力也意味着更大的全球责任。作为ISO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合作、互联互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根据《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中国将加快制定和实施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作专项规划,助推国际装备和产能制造合作,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中国标准”的对外传播。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的过程中,在“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变革的过程里,我们不但要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希望,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都能够共享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各国人民的意愿都能够得到尊重,各国能够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是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一直都是秉持着“平等互利、和而不同”的原则,愿与世界各国一同分享中国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宝贵经验和发展红利。中国现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文明互动、民心相通。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无论是扮演“学生”,还是“老师”的角色,都是如此尽心尽力。中国更加希望以“一带一路”为时代发展的双翼,做时代列车的动力源头,同其他国家一道实现高度腾飞和快速奔跑的梦想。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徐志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