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八纵八横”铁路网的进一步铺设,“铁老大”给民航客运和航空快递将带来新的冲击。但与当年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刚刚通车时,民航的不知所措相比,现在民航业对高铁冲击已经有了更理性的认知,高铁与航空在竞争的同时,合作的步伐也在不断加速。(《中国经营报》报道)
随着国务院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原规划中“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再度升级,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将逐步建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同样作为一种出行方式,高铁与民航都凭借“速度”受到旅客的青睐。只不过,在高铁开通之前,坐飞机出趟远门对于普通旅客来说简直是可以“炫耀”很久的“奢侈消费”,民航在百姓心目中还属于一种“高大上”的出行方式。而随着高铁的发展,特别是到目前已达2万公里的运营里程、28个省区市的覆盖率、超过6成的旅客发送量,让被称为“陆地航班”的高铁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说起高铁与民航,自高铁发展伊始就有意无意的被贴上了“竞争者”、“冲击者”的标签,被人习惯性的放到了民航的对立面。无论是媒体还是普通旅客,也往往喜欢拿两家的长短说事。当然,事实上由于高铁的快速发展,对于以往“靠速度取胜”的民航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冲击力,特别是中短途距离方面,高铁往往更具有竞争优势,这也就不难理解随着高铁的发展,民航方面不断调整相关线路、取消短途航班、推出打折机票等举措。而高铁方面也在这种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以民航为参照物,从服务质量、乘车环境、列车班次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可以说,双方既有竞争,也在竞争中互相发展。
对于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是一个大课题,在这个大课题面前,任何一种交通方式都难以独立完成。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便是“八纵八横”的铁路网也不可能把所有地区都覆盖,而民航方面在短距离运输上也的确有着短板的存在。所以,无论是民航,还是铁路,抑或水运和公路,都要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百姓出行这盘大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良性的竞争中寻求更多的合作,也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让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