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傅园慧身份证号40元一个,300元“我知道的明星手机号、证件号,打包带走”……从普通旅客莫名收到“航班取消、改签”的短信,到明星航班信息屡被泄露,这不禁让人感叹,个人信息泄露不仅困扰着社会中的“小人物”,也令奥运冠军、明星网红头疼。
从最简单的来说,当你下载一个手机APP时,你可能会纠结一个问题,是允许应用软件共享你的通讯信息、位置信息,还是拒绝这项服务。允许共享,意味着你将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拒绝共享,显然,你将无法享受到某些便捷的服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论是个人信息倒卖还是明星航班泄露,无非是巨大利益诱发的现象,加之法律和监管机制不健全违法成本较低促使倒卖个人信息逐渐形成产业链。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需要加强联动机制。泄露个人信息案件总是象征性地轻判,相对于倒卖个人信息所获得的利益,这不足以形成威慑力。加大违法成本也不失为一种治标的办法。互联网萦绕我们的生活,信息透露途径多样,监管和事后追查的难度大,加强相关信息接触部门管理力度,抬高从业门槛,提高职业责任感从源头上尊重消费者隐私,尊重个人信息安全。预防个人信息泄露,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法律的力量。我国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有200多部,但没有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迫在眉睫,也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治本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