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实施召回,不应只有网店店主

2016-09-18 16:4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4年,在江苏读大二的钱志文通过微信网店卖出了58个热水袋,今年8月份,他从一则新闻上获悉,自己当时售出的热水袋属于国家禁止销售的电极式电热水袋,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之后,他开始主动联系买家一一退款召回。除了已通过短信或电话与客户达成退款外,他已跑了北京、吉林、湖南、四川等地。 钱志文称,整个召回退款过程已花费约5万元,而当时卖热水袋所赚仅1000多元。目前,已收回30来个实物。“等到顾客的部分搞定后,我会找热水袋生产厂家进行索赔。”(9月18日《成都商报》)

只是因为偶然间从新闻中得知所售的热水袋存在质量问题,就开始了漫长的召回之路,钱志文的行为出人意料又令人敬佩,彰显出一种责任和担当,可是此次事件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钱志文是在看到新闻后,才得知自己售卖的热水袋存在着质量问题,继而才开始召回之路的,也就是说,如果他没有看到新闻,就不知道产品不合格,就不会开启召回之路,那么这些带着安全隐患的产品还是会被消费者使用,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出现问题的产品,为何能上市销售?有没有进行相关检测?出现问题后为何厂家没有积极采取措施,比如召回等,而要依靠一个小网店的店主去一一召回。

其次,钱志文召回的只是自己售卖出去的58个热水袋,而厂家生产和销售的同款热水袋肯定不止58个,那么那些并非钱志文售卖的热水袋有没有被召回,应该由谁召回?这显然是一个未知数。也就是说,虽然钱志文召回了自己售卖的热水袋,但并不等于这款热水袋从市场上全部消失,也不等于产品危害不存在,这显然是一个值得重视和警惕的问题。如果不采取积极举措,很可能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再者,钱志文的召回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不仅耗费着巨大的心血和精力,整个召回退款过程已花费约5万元,更值得深思的是,对于他的召回之举,一些买家却并不信任,将其视为诈骗,这一方面说明公众防骗意识的提高,一方面也缘于对召回的不信任,这显然是值得反思的。

为何一个负责任的店家的召回之路会引发买家的习惯性质疑,其背后暴露的信息不言而喻。一方面,召回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词语,这也暴露出我国问题产品召回并非常态,而是存在着巨大的缺失,这种缺失导致消费者对偶然出现的召回不信任。如果问题产品召回能够成为消费常态,公众对问题产品召回习以为常,还会产生将召回店家视为诈骗的如此激烈的反应吗?

另一方面,仅仅依靠钱志文的召回并不能消除热水袋的安全隐患,召回问题产品也不能依靠店家的自觉和良知,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召回机制,可是事实上,对于售卖出去的问题产品,并没有看到相关的召回机制。这就造成了一些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钱志文的召回之路,让我们看到了店家的负责和担当,看到了商家的道德和良知,但是其只是产品销售链上的一环,仅仅依靠其召回并不能消除产品风险。还需要生产厂家的负责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还需要建立产品质量监测机制和成熟的问题产品召回机制,发现问题产品,积极反应,启动召回程序,快速召回,如此才能将问题产品危害降到最低,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消费者权益。(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刘剑飞)

新闻细读:一名网店店主58个热水袋召回路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刘剑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