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如何走出“人人皆适用”的食疗误区

2016-09-09 15:4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老百姓的养生食谱上,总有各种各样的中药材;电视台热播的养生节目、网络社交媒体疯转的养生秘诀,被很多人奉为“金科玉律”。人们习以为常的“药食同源”有科学依据吗?“食疗”“药膳”,为何屡屡走入药材滥用误区?在刚闭幕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一些中医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不少人虽懂“药食同源”,却不懂得药物配伍,认为食疗意味着可以“盲目进补”,存在滥用“药物食品”等现象。(9月8日新华网)

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也没有普遍适用的养生食谱,即使同患“感冒”,也有寒热之分,对某人很管用的一种药膳,另一人食用或许适得其反;哪怕是同一名患者,也存在时令之分、四气五味之别,再对路的食疗和药膳方子,也不能一成不变。但在生活中,依道听途说跟风进补的现象较普通,民众既花了冤枉钱,还对健康有害无益。

客观而言,许多人是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知识的,咽痛知上火,肢冷懂寒凉,挑些对路的菜蔬,煲几罐合适的汤,对促进健康很有助益,食疗方面的一些传统与习俗堪称文化瑰宝,不仅不应否定,还要加以挖掘和开发。但也有很多人看不到个体差异,不仅知识欠缺,观念也有问题,认为别人有效的食疗方子,自己也一定有效。可见,走出食疗误区的第一招,就是提高个人健康素养,改变跟风进补等习惯。

此外,食疗误区的产生,与宣传和促销方面的误导关系很大。养生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保健食品为了提高销售量,不会排除任何非适用人群,强大的宣传和促销攻势,给民众灌输了“人人皆适用”等错误观念。因此,要想更多人走出食疗误区,就应该少一些误导性宣传与推销。

即使不存在误导,对于日益琳琅满目的食品,老百姓有时也会感到茫然,不少食品和中药并无清晰界线,两者相互跨界是常有之事,一不小心,进食就可能变成吃药。因此,卫生部门有必要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多印些“小册子”,对民众形成指导,让更多人既不盲目进补,也不盲目忌口,摆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进一步而言,即使有“小册子”,也只能作原则性规定,不可能事无巨细解决所有困惑。老百姓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养生食疗难题,仍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因此,有必要在医院内开设食疗或药膳门诊,为民众提供这方面的技术服务。(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罗志华)

新闻细读>>>“食疗”“药膳”,为何屡屡走入药材滥用误区?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罗志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