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频繁跳槽需克服心中的"望山"焦虑

2016-09-02 15:4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跳槽,在今天的职场中已是司空见惯。而作为职场生力军的90后,似乎更给人留下了一言不合就跳槽的印象。《工人日报》近日对1767名网友进行了调查,其中77%的人表示有过跳槽经历,没有跳槽经历的仅占23%。在跳槽的人中,跳槽3次及以上的占比达到36%。(9月2日《工人日报》)

葛优扮演的黎叔在《天下无贼》中说过一句名言:“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这句话在电影里有点黑色幽默,但在当今社会却极具现实意义。大到一个地区,小到一个企业、部门,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独占鳌头,本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正如《关注跳槽那些事》编者按所言“谁拥有了稳固而优秀的人才团队,谁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争得先机”。

然而,与企业的期望相反,当下的职场却是“跳声一片”。网络抽样调查显示,有过跳槽经历的超过四分之三,没有跳槽经历的不到四分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跳槽有利于促进人才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现实情况却是频繁跳槽成了跳槽大军中的主流。调查显示跳过3次及以上的高达36%;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是跳槽1次、跳槽2次,没有跳槽经历的排在最末。可见当今的人才市场,跳槽就如一日三餐一样变得司空见惯。

适度跳槽、有计划跳槽无可厚非,但频繁跳槽对于企业对于自己的弊端显而易见——劳资双方雇佣关系难以固定,既影响企业长远发展,也影响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

古语云“这山望着那山高”。爬过山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在频繁跳槽的人群中,“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大有人在。在“跳槽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吗”的调查中,就有34%的网友表示“说不清楚”,还有5%的网友表示“后悔跳槽”。由此可见,对于跳槽并非每个人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反复斟酌。不少人是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望山焦虑中做出了草率的选择。

因此,避免员工频繁跳槽,除了企业自身需要做好发展远景规划、员工职业规划引导、规范合同管理、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人文关怀之外,更需要员工自身克服“望山焦虑症”。

一是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应把个人爱好、学科专业与职业岗位最大限度结合起来,从长计议,处理好“财”与“才”、“钱”与“前”的关系,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克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焦虑。

二是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的从业理念。频繁跳槽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最终可能一无所获。对于从业者来说,适度降低薪酬期望,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的从业理念,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最终实现薪酬与职业的丰收与提升。(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桂全宝)

新闻细读>>> “跳声一片”背后的迷惘与缺失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桂全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