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铁路人在烈日与暴雨下书写的“答卷”

2016-09-01 15:5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度暑运昨日正式结束。北京铁路局统计,暑运期间,北京地区四大站共发送2723.5万人次,同比增加42.1万人次,增幅1.6%,再创新高。(北京日报9月1日)

至8月31日,为期62天的暑运已结束,但持续攀升的客流还像这威力不减的“秋老虎”,让暑运的热度依然在高位运行。

与春运的中国式人口“大迁徙”一样,每年暑期,因学生放假、外出旅行等因素,人们出行仍会相对集中,这就给铁路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暑运与春运又有所不同的是,暑运不仅有客流大增带来的运输压力,同时还要经受洪涝灾害与高温酷暑这样“水与火的‘烤’验”。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继1998年之后,我国今年又遭遇了大规模的洪灾。暑运期间,全国范围内经历了多轮次的强降雨,造成了飞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也打乱了铁路部门原本正常的运输秩序,造成多趟列车的晚点和停运。不过,同样是因为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让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往往是铁路。

据中国交通新闻网发布的《2016暑运大数据报告》显示,在最受读者关注和阅读数量最高的新闻中,涉及铁路客运的新闻报道占据半壁江山。这虽然让在灾害面前辛苦付出的铁路有些无奈,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铁路运输与人们出行联系的紧密程度。我们知道,随着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高铁已经成为大众出行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而铁路客运作为干线运输方式,车流量大、覆盖面广,其一点一滴的变化,带给旅客出行的影响都将远远大于其他交通方式。

“自然灾害不可控,行车事故不能出”。酷暑与暴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暑运期间,铁路人的付出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份责任与担当。烈日下的养路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的售票员、手握闸把目不转睛紧盯前方的“金牌司机”、大雨过后与时间赛跑抢险救灾的群体……为了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数以万计的铁路职工日夜坚守在工作一线迎高温、抗风雨、战水害,在忠诚坚守、攻坚克难、无私奉献中,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宗旨,打造了承载旅客运输安全畅通的钢铁脊梁。

当然,对于铁路人的辛勤与付出,我们的旅客也给予充分理解和高度认可,这里既有石太线上主动给因水害封闭线路长时间停留的火车司机送饭的农村大姐、也有向烈日下汗水浸透衣背的铁路职工送去的一个关心的眼神、道上的一句辛苦。

暑运有时限,服务无止境。正如即将到来的学生返校客流会让铁路部门的“后暑运时间”依然繁忙一样,广大旅客的安全温馨方便出行也需要铁路部门的继续努力,而暑运这张“答卷”, 仍然需求铁路人继续书写。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呼建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