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创新让“女排精神”与时俱进

2016-08-30 18:5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8月23日晚上十点左右,载誉归来的中国女排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粉丝们大声喊起口号,高举横幅、海报、鲜花,欢迎女排胜利归来。纵观整个奥运女排赛赛程,中国女排从五轮小组赛中不敌荷兰、塞尔维亚到1/4决赛战胜巴西,半决赛战胜荷兰再到最后3:1逆转塞尔维亚夺冠,时隔12年,中国女排重返奥运之巅,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里约奥运中国女排的胜利也重新唤起了“50后”、“60后”和“70们”的集体记忆,年龄稍长的人们都仍然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女排精神”曾是那个时代的精神符号,郎平也曾是那个时代女排精神的见证者与缔造者之一。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女排的教练和队员们已经多次代次更替,这一次,作为教练的郎平再次带领女排队员从亚锦赛第四带到了2014年的世锦赛亚军、2015年的世界杯冠军直至2016年再奥运会冠军这样的巅峰登顶。“女排精神”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但是,如今的“女排精神”并非简单的回归,它的内涵已经被郎平和年轻的女排姑娘们刷新。

跟从前的“女排精神”相比,新时期的“女排精神”除了团结一心、永不言弃、奋力拼搏这样传统价值,还包含了更多的内涵。郎平这位在2013年再度执掌中国女排的郎平带着自己在国内国际排坛上积累的经验,科学训练、人性化管理始终贯穿在她的执教理念中。据曾经的中央电视台体育主持人刘建宏说,郎平对中国女排的训练已经高度科技化和数据化,“专门从美国请来的技术团队,女排训练之前,他们先带着仪器、摄像头进场布置,才开始训练,收集数据研究。”郎平不仅组建了一支由医生、康复师、体能教练、营养师、数据统计与信息研究人员和科研人员构成的国际化专业团队,还摒弃了一些容易让队员受伤的传统训练方式,并通过动态监测进行科学的训练、分析和赛后康复。在队伍构成上,郎平组建“大国家队”,在比赛上大胆锻炼新人,在里约奥运会被国际排联评为里约最有价值球员的朱婷,正是郎平选拔并训练出来的。在比赛中,郎平研究先进的立体打法,采用首发和非首发不同队员组成更为灵活机动的阵容和随机应变的战术,减少对主力队员默契配合的依赖和高风险,这才有了面对身高力量占优的欧洲球队时的绝地反击。

在国家体委和排管中心的支持下,郎平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执教中国女排,用科学精神和拼搏精神带领中国女排姑娘们做到了全方位的突破,成就了这次里约之行的辉煌。只有不断与时俱进的“女排精神”才会历久弥新,感谢郎平教练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为“女排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不仅重新唤起“50后”、“60后”和“70们”的集体记忆,同时也让“80后”、“90后”和“00后”们有了一个关于“爱国”、关于“拼搏”的集体记忆。因为,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在祖国发展强大的征程中,我们仍然要面临诸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因此,我们要求新、求变、用于创新,让与时俱进的“女排精神”激励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彭兰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