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功利化不是电视节目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6-08-30 15:2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针对一些节目存在的“正能量不足、价值观不正、审美情趣不高”等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防止广播电视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坚决防止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纠纷、家庭矛盾,坚决防止宣扬一夜成名、炫富享乐、自私自利、钩心斗角。(8月30日《北京青年报》)

可曾记得,“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单车后笑”的一句话,让《非诚勿扰》节目中的相亲女一夜爆红。网友铺天盖地的叫骂“拜金女”的同时,节目收视率却仍然居高不下。对此种怪象,有心理专家分析,观众的此种心理是为追求心理平衡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电视节目也是艺术化的产品,可以“生活化”但并不意味着就得触犯法律底线和颠倒道德观念,崇尚“娱乐至死”。如果节目定位不健康、盲目追求收视率,宣扬一夜成名、炫富享乐,炒作个人隐私、追捧明星、网络红人,大肆渲染甚至炒作低俗涉性内容、拜金主义,其社会影响无疑是极其负面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广电总局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恰如一场及时雨,给当下鱼龙混杂的电视节目理理思路,清清头脑,更要让电视媒体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你的观众是谁?你宣传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们为民族的文化积淀留下些什么?

市场有操守、道德有底线、娱乐有分寸、媒体有责任,荧屏需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产业运作规律,严把导向关、内容关、播出关。对违反规定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就得上纲上线,决不手软。

电视节目三观倡导要适度,贴近生活但不能媚俗化、功利化!(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谢晓刚)

新闻细读广电总局叫停节目追捧明星 大款 网红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谢晓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