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要不避“冷”

2016-08-27 10:21 光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学术研究要不避“冷”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这番话清楚地点出了人文社会科学一段时间以来的一个重大缺陷,即急功近利,不愿做看似“无用”的基础性研究。

世界史似乎就是这样一个“冷门学科”,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在不少人心目中是这样。我们时常听到这一类事例:历史系学生羞于公开自己的专业,一旦公开,就招来人们异样的眼神;世界史学科更不能获得人们的理解,学一点中国史也就罢了,学外国史对你有什么用?在这个讲求“实用”和“实惠”的时代,一切都用“效益”来辨别,但“效益”只是钱的代名词,能赚钱就有用,不能赚钱就应该被淘汰。我不知道用一个什么词可以准确表述此种现象,“实用主义”显然不恰当。

可是,一个社会是不能只用钱来衡量的,“有用”和“无用”也不是“效益”二字可以概括。社会的需求非常复杂,从物质到精神、从衣食到文化,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有用”都为社会所需要。文明下的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他的需求远远超出于动物的需要,而一切具有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学术研究,对社会来说都会“有用”。对学术而言,“有用”和“无用”的标准不是纯物质的,而是社会的多种需求。正因为如此,学术研究绝不可以趋热避冷,不能把“冷”和“热”作为有没有学术价值的判断标准。

以世界史为例,人们长期以来忽视这个学科,而在改革开放已深入发展的今天,其负面影响已充分暴露。今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长,它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日趋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然而,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却很欠缺,对许多国家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它们的历史和文化几乎不了解。这种缺失已经深刻地影响到我们应对国际危机和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了,甚至在日常国际交往中都会成为不利因素。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中国学术界普遍缺少历史学素养,从而阻碍了我国学术水平向一流方向发展。纵观国际学术界,大师级学者都有很好的历史学素养,无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国际关系学或者其他领域都是如此。可见,“冷门学科”未见得真“冷”,只是人们的偏见将其打入冷宫。做学问就应该提倡不怕“冷”,学术研究需要不避“冷”。中国自古就有“坐冷板凳”的说法,冷板凳坐长了,也可以变热。

20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学习时曾有一件事深刻不忘:当时,老挝革命政府遇到麻烦,一个叫王宝的人领导该国苗族人叛乱。美国行政当局对苗人的背景不甚了了,想在学术界寻求帮助,结果在哈佛大学居然有一位年轻学者,其博士论文就是做老挝苗族人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这位学者立刻被召唤到华盛顿,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咨询。研究老挝苗人的历史和文化,这在中国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在哈佛这样的学术机构不仅获得支持,而且被授予博士学位。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术的差距所在,值得深思。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钱乘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