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全面推行“等第制”或恐矫枉过正

2016-08-26 16:2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淡化分分计较,不培养“刷题机器”,记者25日从上海市教委获悉,新学期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淡化具体分数,而以A、B、C、D或者“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来评价。(8月26日《新闻晨报》)            

过分强调分数,让学生背负应试教育的重大枷锁,这确实是教育弊病。推行“等第制”淡化分数,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压力,让他们学习更轻松,这当然不是坏事。但是,笔者认为,像上海这样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或恐矫枉过正。            

全面推行“等第制”,将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习惯等挂钩,一个班全优的现象也可能有。乍一看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这样的“皆大欢喜”是否会淡化孩子的竞争意识?尽管“等第制”将孩子与他人比更多地变成与自己比,可是,如果孩子前面都是优,一直都是优,这会不会让他感觉自己表现已到达巅峰,从而失去新的目标?            

过分强调分数是弊病,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分数有其自身的价值。分分计较,扣分总有其原因,或粗心或不懂。比如,人家满分,自己99分,孩子会意识到粗心的后果,从而敦促他下次认真检查,可一旦完全“等第制”,那可能全都是优,孩子对于错误的认识是不是就不太敏感了?  

再说,平时采取“等第制”,可一到中高考等关键时刻,更多的还是以分数说话,尽管现在多地推行综合素质评价,但分数依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孩子平时轻松惯了,一时之间如何应对中高考的压力?全部都是“等第制”,综合素质评价也都是优,那如何细分差距?            

笔者以为,全面推行“等第制”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尽管有利于给学生减负,但其中的副作用也不少。常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全面推行“等第制”,彻底解除学生压力,或许会让部分学生产生一些惰性,对于真正拔尖的学生也未必公平。其实,避免应试教育弊病,如果学校能够不排名,不公布,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压力。“等第制”在期末阶段不妨尝试,但在平时,分分计较也不妨偶尔交替使用!(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冯海燕)

新闻细读>>>上海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冯海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