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地铁逃票难处罚 诚信建设能否"救场"

2016-08-26 15:4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一段发生在地铁10号线上的“蹭票”视频引发关注。一男子在10号线国贸站试图逃票时被一名女乘客制止,男子补票后紧追女子到站台,并与女子发生争吵。争吵过程中,男子反复质问女乘客:“第一你不是执法人员,第二不是工作人员,你凭什么管我?”此事被曝光后随即引发关注。有不少市民对男子提出的问题表示疑问:到底谁可以制止地铁逃票行为?(8月26日《北京青年报》)

地铁逃票行为涉及的金额虽小,但也突破了诚实守信底线甚至系违法行为。但当前背景下,诚信建设体系尚存在信息不共享,制裁措施不完善等短板,导致逃票骂人这种“小恶”的成本非常低廉。势必尽快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体系,全方位制约违法失信者,打造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环境。

如记者所了解的那样,地铁逃票行为发生时,工作人员可以制止但没有执法权,交通执法大队可以执法,但囿于人数限制等原因难保第一时间在场。正是这种局面,才让地铁逃票行为呈多发态势,因为逃票人自然会算计逃票的收益与风险。如果逃票成功,则节约相应开支,万一被工作人员发现,无非原价补票,没有额外损失。至于将被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则应由执法人员操作,概率较低。

而且,开出罚单之后,如果行为人拒不缴纳,还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此,我们说地铁逃票成本约等于零毫不为过,从而也不难理解为何该男子被别人制止后恼羞成怒,破口大骂了。因为在他们眼中,逃票似乎不是丑事,制止逃票者倒成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相反,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信用体系完善的环境中,逃票者的成本可能不只是补票及缴纳罚款那么简单。假如一个逃票者被抓现行后,除按原价或加倍补票外,还将承担高额罚款,并被列入征信系统。从此以后,一定期限内,该逃票者的工作生活成本将大为增加,如出行时无法购买优惠机票或火车票,购买保险时不能享受较大的费率折扣,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不被批准,办理其他事项也面临更加严厉的审核。也就是说,逃票者将背负不诚信的标签,受到交往及交易对象的“合法歧视”,无法过上正常人的体面生活。在这样的威慑机制下,相信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不会为了蝇头小利拿自己的前途做赌注。

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时代,终归要靠法律惩戒与信用惩戒来约束社会个体的行为。只有尽快补上诚信建设体系的短板与漏洞,构造全国共享、各部门联动的征信体系,方能解决地铁逃票又骂人这种市侩式的“小恶”。同时形成失信可耻,守信光荣的社会氛围,降低人们的交往和交易成本。(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史洪举)

新闻细读>>>“地铁内逃票骂人”背后的处罚尴尬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史洪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