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的通知》,提出为每一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确定两名帮扶联系人。联系对象发生意外、重病、受灾、亡故等重大情况时,联系人要及时上门,帮助排忧解难。(8月19日《京华时报》)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中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个,最近每年还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数量则更多。
当年为响应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号召,自觉只生一个孩子,这一部分人为执行国家计生政策、维护人口在低水平上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在,他们家庭出现困难,政府给予帮扶,体现了国家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也是深得民心的民生工程。
如何对这一群体进行帮扶?国家卫计委出台的文件要求:每个家庭确定两名帮扶联系人,在帮扶对象发生意外、重病、受灾、亡故等重大情况时,联系人要及时上门,帮助排忧解难。笔者认为,这样的帮扶,内容偏少,帮扶人员的层次偏低,帮扶的力度尚显不够。在以前抓计划生育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遗憾的是,查遍帮扶通知,并未见到类似的表述,帮扶显然被降了等级,将来效果也可能被打折扣。
对计生特殊家庭,各级政府应当针对不同的家庭,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案,如对经济贫困家庭,可落实低保待遇,并与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努力在三年之内助其脱贫;对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可帮助家庭成员通过专业培训,实现技能就业;而对失独家庭,则重点放在精神安抚上,对有再生育条件或意愿的,可对其进行再生育指导和医疗帮助,其他家庭则可发动社会志愿者参与结对帮扶,或通过与民政等部门联系,鼓励失独父母领养孩子,以解除他们的养老之忧……
在开展帮扶中,各级政府不妨拿出抓计划生育那样的劲头,建立起领导包保责任制和对计生特殊家庭帮扶的长效机制,让特殊家庭经过切实有效的帮扶,出现明显可见的变化,真正提高计生特殊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叶传龙)
新闻细读>>>国家卫计委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设帮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