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白头之约,该如何走完?

2016-08-04 16:0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已经不在……”3日下午,绵阳三台花园镇20岁的罗丹,一直在单曲循环播放着《千里之外》,因为从2日起,她就与她1岁半的儿子和“丈夫”相隔千里。三年前,17岁的罗丹与19岁的泸州合江县九支镇男子周正洪相识于网络游戏,一年后两人“结婚”生子,但由于没到法定结婚年龄,至今未办理结婚证。今年5月,罗丹在绵阳被查出患尿毒症,花完自己父母所有积蓄后,希望“丈夫”能承担部分治疗费用。但是,周正洪及父母表示,二人的夫妻关系不具有法律效力,出于道义,可以在承担2万费用后,了断一切关系。7月28日,罗丹及父亲来到周正洪家,经过几天谈判,经当地村委会调解,双方于8月2日达成协议:周正洪家给罗丹4万元,双方从此断绝关系,小孩由男方抚养,罗丹可以探望。(8月4日《成都商报》)

罗丹虽然没有和周正洪领取结婚证,但两人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并且生育了一个儿子,周家人不该在罗丹生病后弃之不顾。罗丹年纪轻轻就患上重病,而且被最亲的人遗弃,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了双重打击,其不幸遭遇令人同情。

很多网友对绝情的周家人进行了声讨,不过,网友并没有一边倒指责周家、声援罗丹,也有很多网友认为罗丹走到今天这一步是自作自受。网友认为罗丹自己也有错,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未成年就怀孕生子,败在了一段不合法的“婚姻”面前;二是和一个靠父母庇护下没有任何收入的男人生活,败在了一个不靠谱的男人面前;三是没有正式工作,整天吃喝玩乐,败在了一个不上进的自己面前。看来,罗丹在叹息自己遇人不淑的同时,也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过失。

周家人之所以要和罗丹断绝关系,除了罗丹患病的原因,还有“夫妻”热衷网络游戏、只知呆在家中“啃老”有很大关系。本来周家长辈就对罗丹不太满意,如果罗丹患病,当然就更不满意了。而且周家不过是普通的农家,要他们负担全部的高昂的医疗费,他们确实也拿不出来。

当然,罗丹做的再不对,周家也应该尽力帮扶。一来罗丹年纪轻,做人做事上有欠缺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长辈要多多体谅。二来罗丹虽然不是周家法律意义上的媳妇,但是周家孩子亲生的妈妈。罗丹生活的不好,她的孩子又能好到哪里去?周家如果真为孩子着想,就应该竭力帮助罗丹渡过难关,不要拿经济困难、没扯结婚证等借口逃避责任。

其实,就算领取了结婚证,罗丹也未必能够得到周家人细心照顾。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患重病而另一方不离不弃的事例有很多,但另一方不闻不顾甚至干脆玩失踪的事例同样有很多。而没有领取结婚证仅仅是同居关系甚至没有同居仅仅是男女朋友关系的情侣之间,一方患病另一方“因为爱情”不离不弃的事例也有很多。说到底,一纸结婚证只能在法律上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但在道德上无法保护。

不论是领取了结婚证的合法夫妻还是尚未领取或不打算领取结婚证的情侣,都应该好好经营感情,相互信任、理解、忠诚和包容。尤其是夫妻,要好好经营婚姻家庭,双方都要对婚姻和家庭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对方尽到照料的责任和扶助的义务,同甘苦共患难。

夫妻结合,意味着两人从此将共同生活在一起,为了生活幸福,两人在生活中需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爱护、互相帮扶。夫妻中的一方若是生病,另一方理应该悉心照料,这既是道德之义,也是法律所规。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当配偶重病或发生意外时往往做不到不离不弃、永生相守。有的人一开始还能尽心尽力照顾不幸的配偶,但时间一长,觉得配偶很难恢复健康,就不管不问,直至一走了之。

想问问那些抛弃不幸配偶的人: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重病或者瘫痪了,是不是特别希望得到配偶的关爱?也许很多人对“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那句所谓“民间老话”印象深刻,认为夫妻就是能同甘而不能共患难的利益同盟,其实这是大家的一种误解。这句讹传的“民间老话”在《增广贤文》里完整的表述是:“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意思是说父母也好,夫妻也罢,不论恩有多深情义有多重,到生命消亡时自然就要分离开了。其本意是劝导众人能够理性看待生死离别,也有让人敬重父母和配偶的意思,尤其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要善待他们,不要等他们死去了再后悔自己当初不该薄情寡义。

总之,夫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不管是否遭遇人生变故,理应风雨同舟、祸福同当、相互扶持、共渡难关,携手到老,直至生命终结那一刻——这才是婚姻关系的真谛。至于情侣之间,也应该用夫妻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为对方着想,相互扶助,这样才能收获幸福生活。(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谢庆富)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谢庆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