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商场游乐设施需“行者有‘缰’”

2016-08-02 16:0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眼下正是闷热酷暑的三伏天,北京各大商场里的儿童游乐设施也迎来客流高峰。儿童游乐设施花样层出不穷,探险的、游艺的,竞技的……五花八门。但是,这些设施足够安全吗?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些商场超市内外的儿童游乐设施的监管,尚是一块空白。(8月2日《北京青年报》)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炎炎夏日里,遍布在各大商场里的儿童游乐场所无疑成了孩子,抑或很多家长的第一选择,然而当孩子们在旋转木马、小火车、儿童蹦跳床,大型攀爬绳网、高层滑梯等设施上尽情嬉戏、玩闹体验的时候,一些潜伏的安全隐患也许正在向他们悄悄逼近,对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比如,商场中的海洋球池滑梯坡度一般都很陡,儿童滑下来后速度很快,根本看不清下方情况,很容易因互相碰撞而发生安全事故。之前媒体报道的苏州一家商场发生了一天内两起儿童在海洋球池滑滑梯后出现骨折的情况就可见一斑吧。

在当下实体店几乎被网店蚕食,商场的盛景已成昨日黄花之际,商家们剑走偏锋,将营销策略瞄准孩子们,通过引进游乐场所来带动整个商场的人气,实现拉动消费的目的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发挥资源最大化的优势所在。但从国内各地市商场的游乐场所运行的情况而看,并没有像“童话那样美好”,其存在的安全监管缺失、缺位问题尤为突出。如果还是任其“野蛮生长”,久而久之可能会发生更多安全事故,甚至会给一些家庭带来难以愈合的悲痛。

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安监局称,该领域不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不在安监部门的监管范围内;质监部门表示,商场内的儿童游乐设施属于特种设备才属于质监管理,儿童拓展攀爬架、海洋球等明显不在此列;而体育局说商场、超市里的儿童游乐设施不属于专业体育运动项目,也不在他们的监管范围之内……更令人纳闷的是,国家对大型游乐场所有明确管理规定以及建设标准,但国家《公共场所管理条例》中却没有对室内外小型儿童游乐场的相关表述的“只言片语”。

一言以蔽之,商场游乐设施的监管属于“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叙事”,是一片“盲区”。没有行业准入标准,缺乏专业部门的监管,从业者的安全意识相对淡化,况且这些游乐设施商场都是外包形式引入的,一旦发生儿童人身安全事故直接走人很有可能发生,因此当事者想要维权真有点“蜀道之难’的困顿。

商场游乐设施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需“行者有‘缰’”,毕竟依靠经营者的自律是不靠谱的。因此,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商场游乐设施明确专管机构,并健全权力架构,实施专项负责制度;

另一方面,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尽快完善行业标准,抬高准入门槛;第三,相关部门还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恪守安全底线,提升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广大家长让孩子在商场游乐设施上玩耍的时候,不能放松警惕,而是要时时关注,以便最大限度保障孩子的安全。

商场游乐设施的存在已经不是三朝两夕了,而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也经常见诸报端,相关部门绝对不能再“等闲视之”了,只有齐心协力,勒紧安全缰绳,此类安全事故才能大大减少,抑或彻底杜绝。期盼!(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樊树林)

新闻细读:商场儿童游乐场,设施外包 监管空白 安全卫生存隐患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樊树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