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联合发起的“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在京签署商业银行账户互联互通合作协议。“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围绕贯彻监管账户管理要求制定行动方案,通过联盟行间的系统互联、账户互认、资金互通,将为客户带来更加安全的账户保障和更多创新的金融服务。通过最低的银行间通道定价策略,将更多优惠让利于客户。(7月29日《京华时报》)
在移动互联时代,谁掌握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谁就掌握了客户。各大银行在布局网上银行之后,纷纷布局手机银行、微信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联合发起的“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正是这一大背景下的产物。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成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当然是利好消息。这是继手机银行转账免收手续费之后,网上银行转账也能免收手续费,还能享受账户互认等诸多金融服务。但是,也必须看到,“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能够给用户带来的惠利空间是相当有限的,不会太大,能够享受这种实惠的居民更是少之又少,不要过度放大“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所能产生的鲶鱼效应。
居民要享受到“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带来的诸多优惠政策,前提条件是在这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开通账户。如果没有在这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开通账户,没有办“母卡”,那么一切都免谈,“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提供的任何优惠政策都无法享受。即便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远程银行开户,但只是面向个人银行、手机银行开户服务,而这类服务的基础还是得去柜台开户办“母卡”,也就是去银行网点柜台开通I类银行账户。
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个人用户规模超过了9亿户,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都突破了2亿户,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等6家银行用户规模占比超过了90%。即便成立了“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个人用户的总数量也不超过1亿户,而不是累加的12亿户,所能争抢到的网上银行市场份额,只是剩下不到10%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市场份额小,根本原因不是没有成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而是这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号称全国性,但实际上在很多城市,特别是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市场份额迅速发展的县城地区,并没有网点,很多居民根本没有办法开户,也就不存在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不去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六大银行去争抢客户和市场份额的话,只是一味地成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形式意义要远远大于实质意义。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扩大市场份额,不只是要成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关键是要突破民众开户难问题,要方便民众开通I类银行账户。如此一来,“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开出的优惠政策才能发挥实质意义。毕竟,普通居民不可能为了享受“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的优惠政策,从县城跑去市区或省会城市开通这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I类银行账户。(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