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伊始,受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的影响,京九、京广、川黔等线遭特大暴雨侵袭,路基冲垮及山体滑坡造成多列旅客列车持续晚点,面对肆虐的暴雨和情绪急躁的旅客,铁路职工沉稳应对,多措并举,一面抢修冲垮的路基、线路,一面安抚、疏解旅客的烦躁,克服困难解决因列车停电、停水造成的生活窘境,用责任和担当生动地诠释了“三个出行”的履约践诺,赢得了旅客的理解和社会广泛赞誉。
从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为期62天的2016年铁路暑运已经启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暑运第一天,我国南方地区就遭到了持续不断的强暴雨。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本来就使乘务员工作满负荷、超负荷,遇到强降雨之后,如何保障广大旅客的乘车安全和国家财产就成为考验铁路“三个出行”的重要标准和工作职责。为了实现铁路对社会百姓安全出行、温馨出行、方便出行的承诺,广大铁路职工放弃了休息,忘却了劳累,服务标准不走样,服务质量不降低,用心和情,用苦和累竭尽全力做好受困旅客的服务工作,打赢了一场场在困难面前的同暴风雨的较量。
暴雨对出行旅客是一种磨难,更是对铁路职工的一种考验。为了保证受阻旅客早日归家,为了确保汛期行车安全,他们坚守在防洪点昼夜看守、不间断巡查,在连续强降雨区段安排专人驻守,看守重点桥梁、隧道,盯守重点防洪点,组织职工及时处置险情,修复损毁线路,及时处置和整治线路塌方,以最快速度抢通恢复列车恢复正点,践行了铁路安全出行的承诺。
暴雨、泥石流阻隔铁路运行之后,旅客必然对列车能否准点到达中转站和终点站产生疑问,焦虑、急躁、烦闷产生的问责成为列车乘务员的家常便饭。为了防止个别旅客产生幻觉发生过激行为,铁路职工在停车时,往往要关闭车窗,锁闭车门,站停时间越来越长,旅客就越烦躁不安,有的旅客按耐不住,指着乘务员谩骂,甚至身体伤害,面对旅客的误解,列车工作人员要不停地耐心宣传,不停地解释,还要做好服务、卫生等工作,直到旅客明白停车等待是保证安全的唯一保证。列车乘务员为了保证旅客饮水和健康,在食品短缺时,还要拿出自己的食品、药物做好应急旅客的需要,尽管他们受到很多误解,尽管他们感到委屈,但为了旅客他们还是忍饥挨饿将自己的水和食品提供给旅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心理装着旅客,一心为了旅客,践行着温馨出行的承诺。
列车受阻特别是长时间停车后,部分旅客会向铁路提出换乘、住宿等要求,特别是旅客身患疾病、孕妇早产旅客,铁路都会以亲人般的关爱,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协调铁路各个方面,为旅客出行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最大限度的满足旅客的需求,
2016的暑运是铁路“三个出行”的大考之年。百姓关注铁路、媒体聚焦铁路,舆论评价铁路,暴雨无情,铁路有爱,面对天灾,面对艰险,铁路一定能以“三个出行”为动力,用心服务,用勤服务,成为百姓依靠和信赖的“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