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安徽桐城交警开出的“空白罚单”在网络热传。收到此张罚单的是一名外地车主,起因是违章停车。这张罚单上并没有填写扣分与罚款,而是交警手写的警告:“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此张罚单获得网友的热议,很多人为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点赞,甚至有人将其称为“最美罚单”。(7月27日《北京青年报》)
桐城交警出台这一新规,还是源于一名本地作家在网上发文质疑乱罚款,这篇网文吸引了本地网友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桐城交警也注意到了这一舆情,并对这名本地作家提出的质疑,逐一排查,认真整改,并通过该市市委宣传部及时回应,发表了进一步优化执法举措的文章。其中提出将对执法民警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倡导民警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等等,这就包括了针对外地车主首次轻微违章行为开出“空白罚单”。
桐城交警“从谏如流”,重视网络舆情,并能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并予以整改,这一点值得点赞。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权力部门对于批评自己的网络舆情或是假装没看见或是打死不承认,有的甚至视网友中肯的建议与批评为恶意毁谤,要么努力自证“清白”,要么甚至恐吓网友,甚至动用公权力逼网友“禁言”,或是进行打击报复。桐城重视网络舆情,不回避并勇于认识与努力改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才有了这一接地气的规定出台,这种态度值得各权力部门学习。
桐城交警开“空白罚单”,也是一次执法创新。“空白罚单”针对的是外地车首次轻微违章行为,虽没有实质性的处罚,但也是一种口头警告,有人觉得这显示了交警执法的不严肃性。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3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另外,《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7条规定:对于情节轻微的、未影响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这种“空白罚单”是介于罚款、扣分与不处罚之间的一种口头警告,很适合于对待首次轻微违法者,是在罚款、扣分与不罚之间设置的“缓冲地带”。开“空白罚单”于法有据,于民有利,也能摆脱交警给公众留下的乱罚款的恶劣印象。
这样的执法创新值得推广。当然,“空白罚单”也不能滥用,需要谨慎使用,要能避免一味迎合车主好感而随意发放“空白罚单”,这会消解执法的严肃性。
这就需要执法部门能厘清与平衡好人性化执法、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之间的关系,执法过程中不能过于死板、教条,但也要能守住执法的底线。同时,对于外地车辆对本地不熟的情况,也需要多增设一些交通导向标牌,能让车主一目了然,而能尽量避免不是故意而为的违章行为。
要知道,开“空白罚单”能受到公众点赞的根本原因,是因有公正执法、严格执法作后盾,是因“空白罚单”是执法中的一次合理“留白”,而并非是执法缺位。不管是桐城交警在具体开“空白罚单”时,还是其他权力部门对此进行借鉴,都要避免“画虎不成反类犬”,要能以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及较完善的配套措施为开具“空白罚单”的前提条件。(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戴先任)
新闻细读:桐城为何对外地车开“空白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