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其儿子拒绝支付每月200元的赡养费。无奈之下,张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昨天上午记者从通州法院获悉,法院将老人的儿子张某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张某因无法正常出行,主动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履行赡养义务。(7月25日京华时报)
这次全国法院失信“黑名单”之所以完胜不孝儿,是因为张老汉的儿子张某有“小辫子”:系某旅游公司职员,长期从事国内国际旅游的导游工作。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一旦被执行人张某录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无法乘坐飞机、高铁、动车二等座。
即使如此,也还是在次日,张某因无法购买飞机票,在尝到“黑名单”利害之后,才被逼就范的。因此,这或多或少给人有一种“黑名单”胜之不武的感觉。假如张老汉的儿子张某不是“有组织的人”,也不需要乘坐飞机、高铁、动车二等座,更不需要贷款购房,而是一位从未离开过家门的农夫,“黑名单”又耐他何?
因此,“黑名单”对付不孝儿,并非绝杀,对于“有组织的人”,需要乘坐飞机、高铁、动车二等座的人来说,当然“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不得不有所顾忌,但对于“没有组织的人”,就需要社会各方助力,才能让老有所养成为现实。
比如,对于“没有组织的人”赡养老人的问题,除了法院判决,还需要居委、社区、妇联、民政等部门合力解决,可以通过登门做工作,通过五好家庭,敬老模范户,好媳妇等的评选,还可以通过办敬老学习讲座。
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孝顺金”制度,采取单位拿一点,个人拿一点的方式,促进家庭和睦,使养老成为一种常态,从而做到善待老人。能够通过说教解决的养老问题,尽量不动武,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张老汉的养老费问题,在“黑名单”的威慑下看似解决了,但老人所需要的并非单单每月200元的养老费,还有老人亲情缺慰的问题。看似张老汉的儿子在“黑名单”面前低下了头,但200元养老费毕竟代替不了亲生儿子的早请安,晚问候,当然还有床前尽孝等问题。
因此,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尽可能不要过分依赖“黑名单”,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家庭矛盾升级,它需要社会各方发力。当然,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屡教不改无德之人,“黑名单”伺候,羞臊羞臊也未尝不可。(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韩玉印)
新闻细读:不给父亲赡养费,儿子进“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