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随后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成为我们党制定的又一部重要的基础性党内法规,在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的同时,更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向全党释放出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是管党治党、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利器。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奋斗目标越宏伟、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严字当头、从严治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要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必须严字当头,切实把严格的问责制度贯彻到底,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的利器,先后对一批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典型问题严肃问责,强化问责已成为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问责工作持续深入,内容方式不断创新,体现了党中央以强而有力的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问责条例,将党章规定细化和具体化,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问责,进一步扎紧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是我们党问责制度的一次重要完善和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制度建设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出台,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制定,党中央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一步步扎紧制度笼子,激发出以制度管党治党的强大力量。实践表明,问责,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没有问责,责任难以落实下去,问题就得不到根治。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没有问责就难有担当。唯有敢于较真、敢于碰硬,通过问责的常态化、制度化,形成倒逼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方能正本清源、激浊扬清,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重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