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高校“校园卡”分享宜疏不宜堵

2016-07-18 15:5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时值暑期,租赁“校园卡”业务作为一个商机北京部分高校校园中悄然繁荣起来。为了学习、就餐便利的“考研党”成为了“校园卡”求租的主要群体。出租方则多为在读学生,采取单线交易的方式进行租赁。虽然有的高校“校园卡”租金高达1500元每月,但在暑期“校园卡”租赁旺季仍出现了“一卡难求”的现象。面对如此繁荣的“校园卡”租赁市场,不少学生开始担心由此所带来的安全隐患。(7月18日《北京青年报》)

互联网催生的“分享经济”已渐成气候,但也出现泥沙俱下的问题。出租“校园卡”之类的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需要管制的方面。

作为大学,具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如在满足本校师生使用之后,还存在负荷缺口,对社会适度开放,未尝不是理性选择。如果闲置不用,也是一种浪费。如大学举办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就是对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大学,对社会都有好处。

学生出租“校园卡”的实质,也是对高校资源的利用方式,在高校能够承受的前提下,没有什么不好。但话又说回,如果演变成打乱仗,就不足为取了。

这就需要分情对待,分类施策。如大学的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借阅的前提下,给“考研族”提供一些方便,也是高校的义务所在,未尝不是好事。对于一本书,阅读率越高,知识散发越广,百利而无一害。而就社会人员去大学蹭饭的现象,如果影响了在校学生的正常生活,显然不合适。这就需要有管制措施,不能任其拥进学校的食堂与师生抢饭吃。

“分享经济”的本质就是互助和互利。互助就是互相帮助,我需要帮助,你共享出来你的东西来帮助我。另外就是互利,这个利并不是利用的利,而是利润的利。互相帮助,互相挣钱。比如,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以“分享经济”的理念,把中国城市的私家车等闲散运力调动起来,给人们带来更多方便和更多收益。2015年滴滴全平台完成14.3亿订单,把世界同行业其他公司远远甩在了后面。

高校也可以发展“分享经济”。只是需要扬其长,避其短,不可放而任之,也不可一堵了之。该开放的地方要放开,该关的门要关上。做到这些,不是靠对学生出租“校园卡”来个一纸处分就可以万事大吉的。

要靠信息技术细化管理。信任问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比如二代身份证信息验证、指纹验证、“对脸”验明正身等等。构建社会信用体系,需要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形成信息通关的坚实闭环,每个关卡都使用实名制,使得每个交易可以被追诉,这样能够反作用于公民行为,进而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同时又能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

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虽然“校园卡”上多印有持卡人的照片,写明其姓名、院系专业、学号等信息,但使用租来的“校园卡”在校内消费、出入门禁时却很少被查验。由于饭点上人较多,工作人员的速度很快,基本顾不上将每一名刷卡的同学与卡上的照片等信息进行核对。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技术难题,如果用卡时附加指纹查验,就把“看不准”的难题化解了。

总之,高校的大门不可能关起来,对“分享经济”宜疏不宜堵,也难以堵得住。租借“校园卡”的现象恐怕不是靠“明令”可以“禁止”的,亦非一纸处分可以吓退。做到“该开的门打开、该关的门关住”并不难,缺的只是精细管理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撑。(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全林)

新闻细读:高校“校园卡”暑期租金最高超千元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张全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