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死亡代价

2016-07-17 09:52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自动驾驶”的死亡代价

像它的创造者埃隆·马斯克一样,性格狂野的特斯拉汽车发生了意外。今年5月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条公路上,一辆特斯拉ModelS型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与一辆卡车对撞,轿车司机在事故中身亡。这是记录在案的特斯拉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导致死亡的全球第一起车祸。

对于这起事故的判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当时路况良好,路面干燥,天气良好,一辆卡车从这辆自动驾驶模式的特斯拉汽车右前方穿过马路。特斯拉公司的判断是,在晴天逆光的情况下,特斯拉的自动系统“Autopilot”与司机都没有注意、辨识到卡车的侧面,因此都没有实施刹车制动,特斯拉钻进了卡车的底部,车毁人亡。那么通常情况下,死亡的司机承担主要责任,但是由于车祸同他开启的自动驾驶模式直接相关,去年开始安装这一系统的特斯拉车似乎很难免责。美国交通监管机构已经着手调查。如果认定存在安全隐患,有可能下令特斯拉召回相关的2.5万辆特斯拉ModelS型汽车。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盘中一度下跌3%。

对这起事故特斯拉进行了辩解,称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总裁埃隆·马斯克在发布时所说,功能仍处于测试阶段,因此强烈建议司机还是要手握方向盘,以防万一。 但这在社交媒体上遭到反对,很多人说,是你的公司将其叫做“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显然这样的叫法根本不准确。而且,据了解,这位因车祸死去的司机布朗显然对“Autopilot”寄予百分百的信任,他曾将自己“自动”驾驶特斯拉的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站,手舞足蹈兴奋不已。而从这起事故看,特斯拉的“Autopilot”并不能完全自动地承担驾驶,它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系统。

将一个可能导致丧命的行车系统投入实际运行,马斯克也是疯了——不过,科技和产业的突破,往往是因为一些疯狂的想法和行为。

正如特斯拉此前反复强调的,司机必须始终握住方向盘,以便随时从自动驾驶切换至手动驾驶。研判特斯拉的“Autopilot”,相对于“全自动”的概念它或许还没有达到。那么,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该是怎样的,它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汽车智能化这场革命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汽车厂商从电子化入手,探索更好的引擎操控,渐渐地,防抱死、动力转向等电脑化功能,以及感应器和摄像头等具有智能性质的功能越来越多。到当下,驾驶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业竞争的制高点,投入血拼的除了汽车厂商,还有大量以前人们不会想到的传统和新兴产业,当谷歌、苹果这样的公司都开始押注自动驾驶,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赢自动驾驶者,赢天下。

自动驾驶绝不仅仅指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当然这是最基本的功能,它意味着驾驶者的极大便利。它还意味着道路和车辆使用效能的极大提高,同时因为汽车利用率高,停车空间将大大减少,这将解放城市占地,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再一个重大进步就是行车安全的极大提升。据统计,94%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酒驾、超速以及注意力分散,自动驾驶汽车会有效解决人的问题。尤其当自动驾驶融入汽车智能、交通状况智能规划、人车关系的智能化,人类日常的衣食住行中的“行”获得极大解放,那意味着人类生活状态的重大改善。想一想都觉得兴奋。

不过,最近这起车祸表明,特斯拉似乎走的着急了一点。业内的估算,2030年前后应该是自动驾驶趋于成熟的时候。在此之前,自动驾驶所面临的法律、伦理和技术难题会得到逐步解决,其代价是一次次难以避免的车祸和伤亡。不过,从特斯拉声称的这起事故是“Autopilot”系统上路超过2.1亿公里后首次发生致命车祸看,自动驾驶已经相当靠谱。所以说,当下开车的绝大多数司机,应该会等到开上真正的自动汽车的那一天。前提是,我们现在就要谨慎驾驶,别出车祸。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夏文辉(国际问题学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