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有制度监管的“家庭厨房”才更有味道

2016-07-11 16:4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近日在谈到“家庭厨房外卖”时表示,家庭厨房没有法律界定,不支持这种网络订餐方式。同时,他透露《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将出台,网上订餐记录必须要在线上保存6个月。(7月11日《京华时报》)

滕佳材在谈到“家庭厨房外卖”时,明确表示不支持这种网络订餐方式,在家庭厨房缺乏监管的现实背景下,这样的表态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是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只是对于这种新兴的餐饮经营业态,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句“不支持”,还需要从制度对家庭厨房加强监管和规范,有了制度监管的家庭厨房才更安全,也更有味道。

探讨家庭厨房的存废,首先要搞清楚家庭厨房产生和受到青睐的原因,家庭厨房即以家庭为单位的外卖行为,这种经营行为之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钟爱,一方面由于家庭厨房在很多人的眼里代表着家的味道,不仅味道独特鲜美,而且相对安全,因为在人们心中,没有什么地方的餐品比家里的饭菜更安全;另一方面,家庭厨房的火爆,也反证出消费者对餐馆和饭店的不信任,更突显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焦虑。真是出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家庭厨房才炙手可热,成为很多人热捧和追逐的消费场所。

但是,家庭厨房不等于安全厨房,家庭厨房毕竟是一种自由的经营行为,缺乏相关的监管,经营存在巨大的随意性,这是家庭厨房最大的缺陷,家庭厨房多藏身社区,还有一些家庭厨房是在出租房制作和销售的,不仅工作环境不一,而且流动性大,隐蔽性较强,给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导致一些家庭厨房卫生和安全存在着很大隐患。

比如,没有相关食品加工制作和经营销售资质,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等等,这些都是家庭厨房面临的问题,也是家庭厨房巨大的安全隐患。其实家庭厨房外卖和餐馆外卖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既然餐馆外卖和网络外卖需要备案登记,需要监管,那对家庭厨房当然也应该进行备案和监管,也应该适用餐馆外卖和网络外卖的一切管理制度。因此,对待家庭厨房,相关部门还是应该积极监管,引导其规范化发展,而不是“不支持”,更不是全盘否定,不是一棒子打死。

首先,对于家庭厨房应该设立准入门槛,制定出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加强监管,比如可以采取登记备案,发放相关资质证件等,确保家庭厨房经营安全。其次,矫正消费者的对家庭厨房的错误认识,家庭厨房并不等于安全厨房,消费者在选择家庭厨房时,应该谨慎选择,注意查看相关资质,到正规家庭厨房消费。此外,发现没有资质的家庭厨房或者存在不规范不安全经营行为的家庭厨房应该积极举报。如此,才能确保家庭厨房安全规范运行,成为食品安全消费的有效补充。(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刘剑飞)

新闻细读:网上订餐记录必须线上保存6个月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刘剑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