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人们发动战争可能是为了维护和扩张经济政治利益,可能是出于对敌人真实或想象的恐惧。战争起源的第三个原因则经常被轻视或者被忽略:人们也可能为了捍卫国家的荣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子”,而走向军事冲突。譬如后起的强国希望得到与其地位相符的尊重,而实际上实力与受尊重的地位之间并不一定有天然的对应关系,而且有些国家还曾经因为变得更加强盛而遭来更多猜忌和批评。实际的或者潜在的利益纠纷所引发的战争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而为了捍卫基于特定伦理道德的荣誉而未能避免的战争并不罕见。战争起源的上述几种原因是修昔底德提出的,但是强调荣誉感可能引发战争的观点是著名的战争史和战争理论专家唐纳德·卡根毕生研究的心得。
耶鲁大学教授卡根出生于1932年,2013年退休,是美国研究古希腊历史最杰出最有影响的学者。他是研究修昔底德和古代战争史的专家,也是备受学生和公众欢迎的历史课教师,出版有4卷本的《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989-1991年)。卡根在上个世纪60年逐渐接受美国新保守主义的观点和立场,明确肯定西方文明传统的价值观,呼吁民众和政府坚定捍卫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利益,认为在必要的时候也不惜为战争做好准备。不过卡根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鹰派”。他承认,尽管战争是人类社会的现实,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在观念上始终有非暴力的倾向,现代世界在道德上必须拒绝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逻辑,而且西方国家需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努力营造和平的国际关系。为系统阐释他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卡根写作和出版了《论战争的起源与和平的维护》(1995年)。该书是一部独特的比较历史研究,对比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罗马与迦太基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这部著作的第5章研究了古巴导弹危机,并以此为个案讨论了冷战中的战争危险是如何被引发和被规避的。
站在他自己独特的新保守主义立场,卡根提供了一些个案研究来说明,追逐荣誉或者荣誉被伤害如何成为战争爆发的原因。他指出,修昔底德所说的城邦居民的荣誉感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西方民众所认同的主流道德和意识形态。在面对重大国际关系问题的时候,当民众感觉到被他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受到损害,他们会要求政治家作出有力回应。譬如在一战前夕,英国一直希望保持中立或者仅仅有限度地在军事上卷入。但是在德国入侵卢森堡和威胁入侵中立地位受到英国保护的比利时之后,英国的舆情发生重大变化,认为英国再不对德宣战,就将“失去信用”和“遭人憎恨”。只有在“荣誉面临危险”的压力下,卡根写道,英国的领袖和人民才奋起为他们自己的核心利益而战。又譬如在20世纪30年代,当墨索里尼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希特勒入侵捷克苏台德地区的时候,英国的政治家主要关注的是避免刺激德意,觉得本国的军备还无法应对可能发生的冲突,而民众则群情激奋,认为在法西斯强权面前放弃对弱国的保护,是不道德和有伤荣誉的。民众的道德感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意对英法政治家形成巨大压力,导致两国与德国最终必有一战。
一战之前,英德之间有激烈的军备竞赛,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英国开始按照新的更高标准建造无畏级战列舰。卡根认为,德国明智的回应应该是接受英国缓解军备竞赛的提议,争取英国的民意。但是德国反而不顾巨大财政压力,拼命加速建造新型战列舰,同时进行大肆宣传。军备竞赛强化了德国的军国主义形象,让英国的海军建设在国内获得了道德合法性。英德战列舰1915年的力量对比为25艘对20艘。
卡根的视野并非没有盲区。他坚信,西方国家领导人处理国际问题的准则之一是维护和进一步改善本国民众业已非常富裕的物质生活。但是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这种政策造成的资源竞争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寓意是什么?在和平与繁荣之间实际上存在相当程度的张力:无度追求物质财富以及往往潜藏其后的无节制欲望,即便采取的手段是经济和商业的,最终对和平也可能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