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凌晨,北京市教委紧急发布,“将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北京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不解决好标准问题,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必然让人不放心。去年和今年,全国多个省市,出现了那么多异味跑道事件,暴露了塑胶操场和跑道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其原因,除了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建设标准缺失,环境立法空白也是一大因素。
在去年到今年的许多案例中,许多学生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流鼻血、咳嗽和皮肤过敏。广东省体育设施制造商协会副会长、长河集团董事长赵文海表示,这应该是游离TDI(甲苯二异氰酸酯)造成的。
多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事件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相关环境立法空白、标准滞后,如果想从根本上杜绝“毒跑道”,以及“毒玩具”、“毒疫苗”、“毒奶粉”等类似隐患,必须从完善立法入手。
无论是适用于室外的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还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游离TDI的浓度都没有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各地能做的,就是先制定地方标准,再等待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国家标准的出台,以及环境立法空白的尽快填补。
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列出了包含187种化学物质的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名单,“毒跑道”疑似“元凶”TDI就列于其中。如果名单上的化学品进入环境,相关人员会面临严格的诉讼程序。然而,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只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10项空气中最常见污染物标准,涉及有机化合物污染的只有颗粒态苯并芘浓度一项。
据介绍,TDI被国家列为职业高级危害的化学物质,是有毒致癌物,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都有刺激。塑胶跑道和TDI的关系,是该有个明确说法了。继续使用TDI跑道,就必须确保完全反应,控制好游离TDI浓度。填补环境立法空白还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