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凌晨,北京市教委紧急发布,“将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北京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北京市将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地方标准了,再次引发了关于塑胶跑道国家标准的讨论。尽管北京将有地方标准,此前,深圳和上海也分别发布了地方标准,但是,全国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制定地方标准。此时讨论塑胶跑道国家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国家标准的制定。
笔者研究了关于塑胶跑道国家标准的各种观点,其中一种观点比较特别,认为“现在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美国标准《人造表面跑道标准》只是规定了跑道的厚度、摩擦、排水、拉伸强度等技术要求,未涉及安全和环保标准,德国、日本等的塑胶跑道同样如此。相比而言,中国的标准似乎还较为先进,目前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14833-2011对塑胶跑道的物理性能、有害物质限量、耐老化性能三方面进行检测”。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列出了包含187种化学物质的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名单。而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只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10项空气中最常见污染物标准,涉及有机化合物污染的只有颗粒态苯并芘浓度一项。如果其他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入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并无标准可查。
笔者还留意到,5月4日试行的深圳标准,检测范围从国家规定的7种有害物质扩大到14种,还填补了国标中工程建设标准的缺失,从设计、选材、材料进场、施工等阶段进行全方位的标准制定,并增加了气味评定。
把三者放在一起看就会明白,一些国家的塑胶跑道标准虽然对环保关注少,但是,相关法律规定较为严格。深圳标准,则将环保因素纳入其中,缓解了公众的焦虑。
看来,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标准,除了不能直接照搬塑胶跑道国标之外,也不能直接参照国外的标准,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制定,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