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操场的国标多点眼睛向外

2016-06-23 09:1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6月14日凌晨,北京市教委紧急发布,“将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北京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在标准问题上,北京市教委并不是满足于塑胶操场检测样本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而是将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标准。北京市教委的举措,也再次将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建设国家标准的出炉向前推进一步。

针对塑胶跑道,我国先后发布了《合成材料跑道面层》和《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测方法》两项国家标准,其中,有害物质挥发量监测3种,重金属监测4种。两个标准中,《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2011)是2004年起草的,早就落伍了。制定新国标,不妨多点眼睛向外,对照下国外的相关做法。

据相关媒体报道,欧洲国家对塑胶跑道有害物质挥发量的监测指标有70多种;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列出了包含187种化学物质的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名单,如果名单上的化学品进入环境,相关人员会面临严格的诉讼程序;日本早在1950年5月就制定了《建筑基准法》,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很难在市场上流通;英国在使用材料方面,会遵照通用的《有害物质控制法案》、《环境保护法》等;瑞典对于学校塑胶跑道的质量监管,与其他建筑的质检一样,需由持有资格证书的工程监理对其进行质量监督。

假如我国在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上,标准能吸取这些国家的相关做法,异味操场和跑道就没有那么多。遗憾的是,我国的国标并不是强制性的,且还存在很多漏洞。保护孩子的健康,支持中小学体育事业发展,必须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从严制定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国家标准,不再让异味操场和跑道危害学生健康。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周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