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部分学生家长反映本市一些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存在异味问题,北京市政府17日首次发文表示,市教委、质监、环保、住建等部门要尽快制定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建设标准,标准出台之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建、拟建塑胶操场项目一律暂停。
继深圳正式试行《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上海已经制定发布全国首个校园塑胶跑道团体标准之后,北京也开始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建设标准。在此之前,各地建设塑胶操场,主要是依据国家标准委于2011年颁布的两个标准:《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GB/T 22517.6-2011)和《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2011)。虽然是2011年才颁布的,但是,已然严重过时了,对于塑胶操场的异味无能为力。
国标《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2011)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师建华表示,2004年起草标准时,是在国际上没有塑胶跑道标准情况下,自己添加的附加跑道标准。“你要说现在是需要完善吧,肯定过了这么多年需要完善,这是肯定的。”广州同欣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化学博士陈晨进一步指出,国标2011版实际是在1993年国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而形成的,“很少这么大时间跨度不更新的,一般要几年更新一次”。
国家标准的年龄究竟有多大,已经不重要了。问题的核心是,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媒体发现,去年以来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辽宁、四川等省市均出现了疑似校园“毒跑道”案例。为什么这两年问题集中爆发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为改善校园体育设施滞后局面,近年来各地加大校园操场的建设力度。只是,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如今,是彻底整治异味操场的时候了。伴随着多地出台地方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应该不难了。国家标准的问世时间,再也不能慢吞吞,让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