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学生家长及媒体反映北京市一些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存在异味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6月12日下午,北京西城区通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操场检测结果。结果显示,该校除一间音乐教室甲醛超标外,其余教室空气和塑胶操场检测样本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明明有异味,也有学生出现了症状,却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中小学校建设塑胶操场,这样的标准因为嗅觉不灵敏,形同虚设,无法使用。
据业内人士介绍,校园操场建设目前普遍使用或适用的两项国家标准是GB/T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和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该标准的缺陷十分明显,只是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侧重点是一些物理性能参数。拥有17年产品安全检测和化学品毒理评估经验的专业人士魏文峰指出,在两个标准的检测评价下,几种被限制的有害物质根本无法覆盖实际跑道可能散发的有害化学气体。
标准中缺乏有机物释放的参数,学生身体明明出现了不良症状,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却是合格的,也就不奇怪了。为什么标准会没有“嗅觉”呢?中国塑胶跑道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师建华解释说,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国标的安全性指标中仅指定了几种重金属,对于芳烃溶剂油、邻苯类增塑剂、有机性的挥发物等未有涉及。标准先天不足,危害已经显现了出来。
可是,中小学校建设塑胶操场,却又不能没有标准。为此,北京市政府17日首次发文表示,市教委、质监、环保、住建等部门要尽快制定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建设标准。北京的塑胶操场质量安全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可是,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启动标准的制定。保护孩子健康,关于中小学校、幼儿园塑胶操场的国家标准,不能再久等了,应该尽快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