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部分学生家长反映本市一些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存在异味问题,北京市政府17日首次发文表示,市教委、质监、环保、住建等部门要尽快制定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建设标准,标准出台之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建、拟建塑胶操场项目一律暂停。
这两年,异味操场在多地屡屡惹祸。塑胶操场和跑道的标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标准委于2011年颁布了两个标准:《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GB/T 22517.6-2011)和《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2011)。这两项标准对于塑胶操场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总和、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重金属四项指标的最高限量作了规定。这两个标准被人们翻了一遍又一遍,遗憾的是,对于校园异味跑道无济于事。
从相关媒体报道可知,我国田径场地的国家标准主要执行的是《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14833-2011)标准。这一标准主要是为保护运动员身体和训练、比赛而设计的,对学校来说属于推荐标准。成年运动员跟中小学生相比,身体特征不一样。尤其是身高方面,成年人比小学生、幼儿园学生高很多,跑道异味的影响较小。这也是很多地方对校园异味操场检测是达标的,却“有毒”的重要原因,因为标准不是为孩子设计的。
很显然,《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和《合成材料跑道面层》这两个标准,并不适合中小学校园塑胶操场。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来规范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的建设,只会让中小学和幼儿园无所适从。
5月4日,由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深圳市质检院、环境院等参与起草的《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在深圳市正式试行。6月7日,上海市质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上海已经制定发布全国首个校园塑胶跑道团体标准,希望通过严格规范,解决“毒跑道”问题。现在,北京市政府也表示,尽快制定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建设标准。地方纷纷制定标准,国家标准还会远吗?希望不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