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公务员结构问题岂止是“官多兵少”

2016-06-21 15:0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的公务员到底有多少?据人社部5月30日发布的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相比公务员人数的多寡,公务员队伍中“官与兵”比例失调是个大问题。有媒体记者从某省直机关了解到了一些人事信息。如该省科技厅,按编制数,正厅级1人,副厅级8人,县处级44人,科级8人,科级以下21人。也就是说,全单位82人,科级以上61人,没有职务的普通公务员只有21人。而此例,绝非偶然个例。(2016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

我国公务员中“官多兵少”的结构问题,应该说早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导致的问题很多,比如发号施令的人多,真正动手落实干活的人少;导致官僚机构臃肿、机关官僚作风浓厚等。有识之士早就针对这一问题呼吁有关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变,比如严格限制机关编制和官员职数等。而就实践看,国家有关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正在采取行动,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效果,但还远未到位,需要更多的努力。

但客观而言,与目前公务员队伍中突出的“官多兵少”的结构问题相比和亟待解决,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同样亟待重视和解决。

比如“上多下少”问题。在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中,不管是在发达地区还是在经济等落后地区,也不管是就系统来说还是总体而言,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层级越高的部门,公务员的编制数量就越多,反之则是层级越低的部门和系统人员编制就越少。

就拿记者调查举例的省级的科技厅来说,其编制可能达到80多人,但到市县一级尤其是县一级的科技局可能还30人不到,与实际的越到地方具体工作量越大明显呈反比例关系,影响基层工作质量和效率。其他很多部门亦然。

这也就是很多时候社会等呼吁有关方面特别是基层部门加强监督服务等工作,但实际中就是无法有效监督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工作人手配备严重不足,与实际的工作量不匹配,有心无力。

比如说年龄结构问题,越到基层,政府或部门的公务员中,年龄大的就越多,而年轻的却越少,部门或地方公务年龄梯度优化存在很大的问题。而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基层提拔使用官员很多时候不是以工作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而是把论资排辈当做一个重要原则。这导致的是在基层公务员编制本来就少的情况下,只有被提拔成官员尤其是副科后才能或优先进入公务员队伍,这也使得一些基层难留年轻公务员。

再比如薪资待遇问题,越到基层公务员的工作任务责任越重,但薪资标准水平却越低,这就导致近些年基层公务员离职的专业化(比如司法、金融、财税部门等专业部门)、年轻化、基层化(基层岗位或基层部门)、区域化(粤江浙等发达地区更多)等“新四化”倾向严重,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的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等诸多问题,深层次上伤害了基层政权和服务的稳固、上下政令畅通等。

其他的问题可能还有不少,但这已经能够说明,有关方面在关注、解决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官多兵少”的这一结构性问题时。也不要忘了,我国公务员队伍中的诸多结构性问题是一个长期形成、解决复杂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也需要同时采取其它有效配套措施,针对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同时存在的诸如上下层人员编制配置不尽合理、基层公务员年龄搭配老化或不科学不合理等,以及基层薪资待遇还不够优化、难留年轻优秀人才等问题,有针对性的综合解决。(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余明辉)

新闻细读:我国公务员总数首次披露:716.7万人;专家:亟需改变“官多兵少”现状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余明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