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融入生活

2016-06-17 16:3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北京高考已落下帷幕,但笔者脑海里却依然萦绕着“老腔”的腔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靠的并非是笔墨纸砚,而是中华儿女对它的重视与敬畏。高考考生是国家栋梁选拔的人才库,北京高考作文以一曲悠扬的“老腔”,唱出了千万考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敬重。

北京语文的大作文题目是二选一的模式,分别为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以及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从命题要求上来看,对考生的作文题材有明确要求,为何要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呢?因为议论文是观点性文章,对于“老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命题导向是为了引导考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重现传统文化的生命张力。

文化是历史的浓缩,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该传承于生活。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正好趁着高考的影响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在了大家面前,印到人们的脑海里。这样的方式值得褒扬与鼓励,在纸醉金迷人人争着做网红的环境下,坚持宣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贯通身体。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了“老腔”震撼肺腑的感觉。前面的大阅读叫《白鹿原上奏响的一支老腔》,与后面的大作文交相辉映,即使考生对“老腔”并不熟悉,也能通过阅读文章体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味道。其实“老腔”与你我并不陌生,2016年春晚上陕西华阴老腔艺人的表演让人震撼。“老腔”应该绽放它的生命力,“老腔”代表的传统文化应该永远站上历史的大舞台上演绎自身,感染后人。

就像北京的胡同文化一样,“老腔”要和生活结合,相信,融入到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薛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