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引入学生大脑

2016-06-17 16:2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今年北京高考语文卷中的大作文题目一共有两道题,其中一题要求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老腔”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作文的命题立意有利于提升考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理解。

此题命题巧妙,用以点带面的形式,通过“老腔”带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文化的具象也有文化的高度。作文要求中指出:《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一种“藏匿”于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价值值得深入体味。

作文的要求很接地气。考生在现实生活中,如春晚或其他形式的演出中都能够接触到老腔形式的艺术。或许因为兴趣有别,有的考生对“老腔”并不熟悉,但现场阅读陈忠实的散文,也能对老腔有一定的了解。再结合与老腔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如熟悉的地方曲艺、民间传统等,写出一篇真实、接地气、有高度的文章并非难事。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其历史积淀久远深厚,拥有大量的世界文化遗产,民族特色浓郁,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在这里生活学习,时时处处都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的命题立意因地制宜,更加有利于考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成长,它是灵动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因为人而产生、因为人而发扬、因为人而传承,它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同样,文化的作用也是作用于人,是接地气、接人气的。此次把“老腔”引入高考,实则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更进一步引入青少年的大脑,为文化找到它应有的归属。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黄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