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考作文中源远流长

2016-06-17 16:1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今年高考,北京语文大作文题目分别是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和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两道看似内容和体裁截然不同的考题,却异曲同工,传递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老腔”的文艺味儿毋庸置疑。作文题“‘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让学生概括对“老腔”的理解之余,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通过理性思考而“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思考民族文化遗产的内涵。可见,“老腔”考题,彰显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也能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凸显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神奇的书签”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润物细无声”地将传统文化贯穿其中。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从古到今,书签的材质和式样经过岁月的变迁,日益丰富的书签也渐成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今,记载着名人名言的励志书签,描绘着祖国如画江山的风景书签,摘抄着优美句段的文艺书签,等等,都能给予学生不同的书写角度。这一考题,启发学生思考神奇的书签能与我们交流,还能助我们实现读书的愿望,幻想可能发生的故事等,一系列的思考引人入胜,但万变不离其宗,传统的文化不会在想象中流失,而只会因想象力的发挥而更多元和丰富。

优秀传统文化的彰显,让此次北京语文高考赢得了人们的认可,更我们乐见的是,此次考试以创新和多样题材的“抓手”,为我们带来高考新气象。一方面,关注“老腔”这一“非遗”代表,不仅是之于学生的考试,也能为社会各界带来对传承“老腔”等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另一方面,作为春晚最受欢迎的迎上之一的“老腔”,让作文命题更紧扣当代社会脉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作文变得更鲜活而生动。

此次语文北京卷作文立足现实生活和文化热点,要求考生写出自己对生活、对文化的深层认知,告诉了教师和学生都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道理。这样的作文考试,既贴合时代主旋律,唱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声音,也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创新考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考作文中源远流长,“立德树人”让考试有了更深远的教育意义。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盘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