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今年北京高考语文大作文分别为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以及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要求。
仔细分析这两道作文题,我们发现,既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也收获了良好的效果。“‘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这道题,试卷上有陈忠实的散文《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学生读后十分震撼,对老腔、对传统艺术、对传统文化油然而生敬意。接下来的写作,就有了思路和感情,不仅能顺利完成写作,也使老腔等传统艺术在心中扎根。虽然都是北京的考生,但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经历,都去写老腔,可能就会让一些学生不适应,为此,写作要求中提到,“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这就给所有学生都提供了开阔的写作空间。
“神奇的书签”这道题,围绕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怎么神奇怎么来,因而很受学生青睐。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学生乐意接受,乐于参与。
北京市高考两道语文大作文题受到考生热捧,给人们带来了明确的启示。其一,借助高考语文大作文进行德育教育是可行的;其二,德育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其三,德育教育跟语文大作文写作的结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立德树人,并不只是课堂教育的事情,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还可以像北京市这样,体现在高考中,体现在大作文中,体现在学生的好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