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大作文题目分别为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以及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这两道题的写作,虽然都明确了要求,但是,仍然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在写作内容上并没有设定条条框框,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有足够的选材空间。这样的命题学生当然喜欢。两道题,学生都表达了乐观的情绪。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在写作要求中明确,“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学生就算不写老腔,能写的内容还有很多,几乎没有约束,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
“神奇的书签”也有很大的施展空间,只需围绕爱读书、读好书来写作,具体的情节,由学生自己设计,在考场上,学生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作文写作是一种享受。
高考作文写作如此开放,羡煞了网友。有许多网友说,自己当年写高考作文,只能围绕一个固定的题目写固定的内容,要是对这个题目“不感冒”,或者审题失误,又或者没有头绪,大作文就悲催了。
网友的观点值得重视。学生是多种多样的,让他们写固定的内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从阅卷老师的角度来看,内容限定之后,学生的作文大同小异,阅卷人很快就会陷入审美疲劳。面对千人一面的高考作文,阅卷人无所适从,打分是否公平是存疑的,大作文有多大的区分度也是存疑的。
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高考作文也要有足够的开放性,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个性,施展才华,体现存在感。北京市今年的高考语文大作文,在开放性方面迈出了相当大的步伐,震撼了教育界。希望震撼之后,更多地方的高考语文大作文命题有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