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大作文题目分别为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以及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通过盘点北京近年来的大作文,有教师认为,“文化范儿”已经成为了命题的大趋势之一。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大作文考老规矩,关注的是老北京的文化。2015年,大作文题是“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深入灵魂的热爱”,同样是讨论文化现象。今年大作文聚焦的老腔,仍然是文化现象。
高考大作文连续关注文化,考生平时在大作文方面的努力有了大致的方向。为此,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主动关注和深入研究文化现象,尤其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承,以及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关注文化,是题中应有之义。语文课研究文化现象,也有良好的条件。跟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尤其不能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
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跟全国许多地方相比,北京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教师,对文化都很重视。高考大作文考文化现象,学生并不会感到陌生。北京的高考大作文命题,体现了北京的地域特色和生活特色,跟学生的生活结合较为紧密。
高考语文大作文体现文化范儿,北京用几年时间成功地进行了探索,给更多的地区高考语文大作文命题提供了参考。高考固然承担着选拔人才的任务,要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不过,也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文化,特别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有文化范儿的学生,精神世界更充实。